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9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行会率先试水Apple Pay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2: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传建行将开启Apple Pay服务。甚至还有图有真相。难道是空穴来风?还是无风不起浪?其实对于苹果公司来说,进入中国市场的移动支付领域是其非常迫切的一个事情,毕竟如今iPhone已经跃居到中国智能手机的第一市场份额,如果构筑在iPhone6手机上的支付应用能够在中国市场落地的话,对于苹果推广其移动支付将是大有裨益的。
建行会率先试水Apple Pay吗? - 万达广场社区 - CEEAB904FB6D55310D42E65280C65DE0.png
文/小刀马

理由有几点:其一是中国用户的消费能力全球瞩目。这里的消费不仅仅是对奢侈品的追逐,即使一般的消费能力也是苹果非常在意的。一个双11就可以给阿里巴巴带来五百多亿的销售额,这么大的市场消费能力怎么能不让苹果垂涎欲滴呢?

其二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正在酝酿变局。其实从最近两大巨头不断地发力红包大战就可以窥得一些端倪。对于移动支付入口的问题,“二马”的争夺非常激烈,不惜砸出近百亿红包来抢夺这个市场的入口机会,当然或许是继续夯实自己的优势。对于苹果来说,自然也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因此切入到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其三是小额消费市场的机会庞大。中国的便利店,小型超市非常多,如果能够推广移动支付的话,市场潜力无穷。此外就是各种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构筑在中国市场也是悄然兴起,比如“两车(打车软件)”的合并,实际上也是在闭环属于自己的阵地属性。潜在机会多,市场潜力大,这样的市场和应用场景能力当然对苹果的Apple Pay也蕴藏着极大的刺激机会。

那么建行会是国内的第一批试水者吗?其实正如媒体反馈的那样,建行自己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因为在推广中自然要培训,但是培训意味着消息的明朗化,或许现在仅仅是意向,或者还没有涉足到国内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Apple Pay进入中国市场不再是梦。

日前,苹果推出的iOS 8.3首个测试版中显示,Apple Pay首次加入了对中国银联网络的支持,苹果 Pay即将登陆中国市场的预言也更加甚嚣尘上。来自 MarketWatch 的消息称,苹果正与中国银联洽谈合作事宜。

建行如果想和苹果合作或许也有一些门槛需要迈过。银联的认可是关键。银行卡对于银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苹果如果想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获得银联的认可是必须的。此外,市场一度也传闻苹果或许将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形成合作,达到曲线入围的可能。据悉,市场传闻称,阿里巴巴为苹果的Apple Pay支付系统提供后端服务,将支付宝与Apple Pay相整合,提供综合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其实即使这种可能性存在,最终还是很难绕开银联的这道闸口。之前,银联曾经明确要求,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直连要掐断。

如果得到银联的默许,那么国内银行和Apple Pay合作的热情相信不低,毕竟iPhone的市场拥有量太庞大了,而且这部分用户的消费能力也不菲,对于银行来说是难以忽视的一个消费群体,笼络住这部分用户对于银行来说的意义非比寻常。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传统银行的变革速度也在悄然加快,思维模式的转换将是继续创新发展的根基,再加上自身庞大的用户群体,推进移动支付需要一个支点,如果能够达成某种协议,那么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探索的事情。这也是如果Apple Pay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和银行的合作将变得非常紧密,尤其是和大银行的合作将对移动支付的推广有更深远的影响。这或许也是市场一直在关注苹果Apple Pay是否会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发展趋势,所有的公司都不想被落在后面。按照市场分析机构Forrester Research的预计,到2019年,通过移动支付服务进行的交易规模将达1420亿美元,而2014年为520亿美元。中国作为移动支付市场最大的地区之一,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大蛋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31 19: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