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8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驻南苏丹维和女兵达14名 最小20岁巾帼不让须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5: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苏丹首都朱巴的朱巴山脚下,中国维和步兵营营地坐落于此。这里也是自7月爆发的南苏丹武装冲突交火最为激烈的区域。在这里,中国维和步兵营的14名女兵巾帼不让须眉,展示着中国女兵的独特风采。
中国驻南苏丹维和女兵达14名 最小20岁巾帼不让须眉 - 万达广场社区 - 82B2233AE30CD7C60A1728F74CEC2ADB.jpeg
资料图:中国驻南苏丹维和女兵
英雄部队英雄辈出——记战火中的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
  
“走出国门,踏上万里之遥的非洲大地……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起我,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无悔。”这是李磊生前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
  
今年7月,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在朱巴发生激烈冲突,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李磊、杨树朋在执行守卫难民营任务时遭遇火箭弹袭击,不幸牺牲。两名烈士的事迹不仅深深感动了无数国人,也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评价。
  
和李磊、杨树朋一样,自去年12月轮换部署到位以来,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不畏战火,坚守一线,出色完成各类任务2000多次。
  
对于这群“特级英雄”杨根思的传人,不久前亲赴维和步兵营进行慰问指导的陆军第20集团军某旅政委练伟如此描述:他们每一天都身处战场,每一次任务都直面生死,每一人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英雄无畏
  
南苏丹2011年宣告独立。然而,“年轻”带给这个国家的并不是勃勃生机,反而是战乱不断。
  
7月8日17时20分,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突然在南苏丹总统府、联合国UN House营区附近激烈交火。我维和步兵营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启封重武器,各战斗小组和各类战车迅速出动,官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在UN House营区和1号难民营外围建立防御。
  
“上弹夹的声音、金属撞击的声音响成一片,每个人都带足了弹药。”回忆当天的情形,维和步兵营一连副指导员刘秀芬说,获悉武装分子扬言要进攻联合国营区,战士们群情激昂地冲向各自战位。
 
从8日到10日,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冲突逐步升级,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等重型武器相继出现在UN House营区附近。
  
10日18时39分,一枚火箭弹击中正在1号难民营4号哨位执行任务的105号步战车。战车后部的载员舱内有李磊、杨树朋、陈英、霍亚会、姚道祥、吴乐6名战士。
  
105号步战车遇袭后,紧接着又一枚火箭弹在附近爆炸。尽管情势危急,但附近官兵仍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
  
被火箭弹爆炸冲击波震翻的田飞衡咬着牙爬起来,将战友从车内抬出;
  
冒着车内弹药爆炸的危险,李东一头扎到车底切断火炮电源;
  
车外被震昏的宋晓辉一醒过来,就迅速抢救战友;
  
眼见30米外出现4名武装分子,魏业伦一个箭步上前,举枪瞄准,将4人逼退;
  
赶来增援的维和步兵营一连连长王震全然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战友拉了半天才让他俯下身子;
  
……
  
从遇袭事件发生到急救再到把伤员送至UN House营区一级医院,仅用时24分钟。得知需要献血,在场官兵齐刷刷地挽起了袖子。
  
然而,因伤势过重,李磊、杨树朋壮烈牺牲。
  
7 月11日9点多,王震赶到UN House营区一级医院。看到战友永远闭上了双眼,已经在哨位值守了一夜的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抢救室里泣不成声。但是,没过多久,王震向战友的 遗体三鞠躬后,擦去泪水,默默地走向哨位。因为他知道:只有把任务完成好,才是对烈士的最好告慰!
  
王震就是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的缩影。尽管心中悲痛万分,但官兵们擦干泪水,继续在炮火硝烟中履行使命。
  
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这次武装冲突是近一段时间最激烈的一次,造成当地近300人死亡,6万人流离失所,但自始至终,没有1名武装分子越过我维和步兵营防线半步。
  
英雄无言
  
“我不是英雄,不要写我,李磊、杨树朋才是英雄……”接受记者采访的每一名我维和步兵营官兵,都无一例外地说出了这句话。可他们“三缄其口”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7月11日,UN House营区外枪声密集、炮火不断。当天我驻南苏丹使馆武官林伟,带领中国援助南苏丹医疗队两名医生,携急缺医药物资赶来协助抢救伤员。13时50分,林伟一行赶到UN House营区北门附近,可北门区域被南苏丹政府军火力封锁,他们无法进入。
  
为了让战友得到及时救治,我维和步兵营三连连长彭参军率18名官兵前往接应。当时流弹打在北门上当当作响,官兵赶到门口后,立即喊话劝离、鸣枪示警,步战车 车载并列机枪进行射击掩护。彭参军带领几名战士冒着危险快速打开大门,将林伟一行护送至UN House营区一级医院。
  
从7月8日发生战事起,我维和步兵营营长王玉安、教导员鲁成军一直坚守战位。王玉安坐镇指挥中心,统一指挥中国营、尼泊尔营、埃塞俄比亚营、印度营以及尼泊 尔防暴队、联合国警察等力量应对事态;鲁成军在哨位靠前指挥,遇袭事件发生时,他距离105号步战车只有50米,鲁成军一边组织抢救伤员,一边调整防卫部 署,迅速巩固了防线。从8日到11日的4天,他们俩每天最多只能睡上3个小时。
  
因为形势吃紧、人手不足,维和步兵营所有官兵的情况和两位主官差不多,有的人甚至连续48个小时没有合眼,一直在岗位上挺着。
  
那段时间,水和给养的极其短缺也考验着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
  
平时,维和步兵营用水都是派水车出去拉。因为外面交战激烈、政府军封锁了道路,水车只能有限地外出,拉回的水仅够做饭。同样的原因,给养也运不进来,平时一顿饭能有3个菜,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冲突期间,一顿饭最多1个菜,而且只能吃储存的肉类,没有蔬菜。
  
7月16日,当记者来到UN House营区,见到的每一名我维和官兵都是脸上一层油泥、眼里布满血丝、嘴巴干得脱皮……
  
正是他们无言的付出,保护了联南苏团2000余名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了任务区难民营数千人的安全,保护了交战区避难民众的安全。
  
英雄无悔
  
“从来没想过战争离我们这么近,激烈的枪声在耳边响起时心里并没有一丝的害怕,即使子弹从头顶飞过。亲眼看到炮弹在眼前爆炸也没有多么恐惧,当时就一种感受,这才是真正的军人。我的选择我不后悔,身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骄傲。死,并不可怕。”
  
我维和步兵营女兵林燕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7月10日,女兵林燕和李盼在我维和步兵营驻地执行警戒任务。哨位附近枪声密集,按照营指挥部要求,林燕、李盼选择背弹面隐蔽观察。子弹在头顶上方嗖嗖飞过,有几枚流弹落在她们脚边,两颗炮弹在她们头顶上空爆炸,黑烟在空中弥漫。
  
林燕和李盼正准备踏进掩体,一枚火箭弹直奔哨位袭来,两人赶紧卧倒。轰的一声,哨位被炸,一旁的香蕉树被炸得四分五裂,香蕉树边的集装箱被炸出一个直径20厘米的大洞。与死神擦肩而过,两名女兵并没有被吓倒,向指挥部上报情况后,继续执行任务。
  
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共有700名官兵,其中女兵14人,最小的今年不到20岁。
  
“她们在家被父母千骄百宠,都是掌上明珠。但选择了维和,选择了南苏丹,她们得到了锤炼,身上已经没有了娇气,有的是胆气。”我维和步兵营教导员鲁成军说。
 
陆军第20集团军某旅政委练伟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中,80后有207人,90后有469人,70%以上是独生子女。让练伟印象 深刻的是,这次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激烈交火期间,不仅官兵们大义凛然、毫不畏惧,他们的父母也没有给部队打过一个电话,提出让孩子提前回国。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执行维和任务8个月以来,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中先后有19人孩子出生,15人亲人去世,但他们或是在心底送上祝福, 或是默默擦干眼泪,然后再次踏上执行任务的征程。他们用自己的牺牲奉献为南苏丹人民搭建起一片避风的港湾,为崇高的国际和平事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正如李磊、杨树朋牺牲后,被网友们刷屏的那句话所说:“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拼命把它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7 19: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