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8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从文:用宠辱不惊的心去考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15: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其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沈从文:用宠辱不惊的心去考古 - 万达广场社区 - 5790111782028203006.jpg
本书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藉此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在文物与艺术文集《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中,可以看见作者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除主流的文物外,也对民间的花灯、窗花、龙凤图腾之物悉数投以关注的目光,旁征博引,多有创见。那是一种可贵的对文物细节着迷和出神的状态。如在中国服饰领域中,他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历朝各代常将前朝最高贵品级的服饰,规定为本朝最低贱人的服饰。他还质疑之前早有定论的东晋顾恺之所画《洛神赋图》,从画中人物曹植身边侍从的着装风格,他推断此画最早不出隋代人之手。
  
沈从文在文物研究中提倡实践的重要性,他常指导助手按照古法复原文物,注重“常识辅助”与“专家知识”知行合一。
  
他常常感叹:有许多事情要做,一个一个题目做,十辈子也做不完,我们都来干。从天才小说家到文物工作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中,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离不开沈从文执拗的“痴劲”与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来源:沈阳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5 04:1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