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包”折射社会变迁 人情中的中国国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15: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香港过春节,我和弟弟收到的‘利是’都只有10元、20元港币。”23岁的陈皓峰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来北京过年的他说,内地春节红包的厚度简直超乎想象。
“红包”折射社会变迁 人情中的中国国情 - 万达广场社区 - DCAD8D7CC4D1174B7438E92DF763E5A1.jpg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中国,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对长辈而言,压岁钱里饱含着对晚辈的宠爱和关心。

  “从小到大收的压岁钱有好几万了吧,但是我永远也忘了不了8岁时爷爷给我的10元压岁钱。”29岁的郑州人李石告诉记者,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爷爷大年三十的晚上才从农村老家赶到城里,进门第一件事就是从怀里摸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10元钞票。“当时爷爷在老家种地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一两百元,10元基本上是我半年的零花钱了。”

  对于孩子来讲,过年时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可能就是“妈妈先帮你收着”。然而随着“80后”们长大成人,曾经由父母保管的压岁钱也开始逐渐派上用场。27岁的沈阳男孩李博从7岁开始“上交”的压岁钱在今年为他付了买房的首付;父母为24岁的广东姑娘贾乐乐攒下的压岁钱为她支付了4年大学的学费……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压岁钱已经成为了不容小觑的一笔财富,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不少家长为孩子开设了独立账户,资金动用需要孩子根据实际需求向父母提出申请。

  “如今10元的压岁钱肯定是拿不出手了。”李石笑呵呵地说,“从2000年开始我每年收的压岁钱就没低于过2000元。生活变好了,手头富裕了,我现在给侄子的压岁钱都是1000元。”

  红包和压岁钱意味着吉祥如意和美好的祝福。如今,这份祝福不仅仅再局限于“小家”,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压岁钱去帮助别人。

  24岁的绍兴市民钱磊靠压岁钱资助了一位贵州山区的孩子,他觉得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其他人非常有意义;南京一名12岁的小学生在父母的鼓励下拿出自己3万元的压岁钱设立慈善基金。

  “压岁钱的本质是善,不仅是对自己‘善’,更是对社会的‘善’。”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说。

  然而,从最初几十元、一两百,到动辄上千元,春节红包越变越厚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却也成了衡量感情亲疏远近的标准。

  “虽说是一家人,但自己出手不大方的话担心亲戚会有想法,显得我不懂礼数。”成长于一个大家庭的刘洋说,这就是春节送红包的“潜规则”。

  春节红包花掉了不少人的年终奖,甚至预支了来年的开销。饱受其苦的网友们纷纷调侃,越来越“霸气”的红包数额已经让春节变为“春劫”。

  甚至有一部分人打起了红包背后的主意,一些厚到不正常的“红包”让中国美好的传统变了味道。一位已经退休了的地方干部告诉记者,以前每到春节,他孩子能收高达几万元的压岁钱,有时一个红包就是1万元。而他退休之后,除了自己的亲戚,过年时基本上再没有人登门拜访。

  王忠武说,压岁钱本是一种饱含祝福的礼尚往来,本是体现亲情的压岁钱和红包却让一部分人改造成物质化和功利化的手段,反而使得亲情越来越淡化。

  “小小的红包本应只装载着亲情和友情的温暖,只有让压岁钱回归到纯真和祝福的本质,红包里的中国社会才能体现出暖暖的中国温情。”

该贴已经同步到 RedFox的微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4 08: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