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8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回潮 引高等教育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1: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大学将是一笔“失败的投资”,中国成都一位父亲“不供女儿上大学”的言论近日引发网络热议。而一项有关于此的调查显示,一万多名网友竟有七成支持其父亲,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
中国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回潮 引高等教育反思 - 万达广场社区 - CC99E17AF4A39BBE6AF21F0B4C056E70.jpg
  “此事本身是极端个案,投票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支持者肯定有戏谑和发泄的情绪,但确实反映了民众对高等教育失望的现实。”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说。

  近年来,“北大毕业卖猪肉”“百万高考生弃考”“最难就业季”等高等教育相关新闻屡屡刺痛民众神经。教育公平日渐式微、就业艰难上升受阻、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社会舆论中蔓延开来,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弊病和社会的复杂心态。

  中国前两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分别出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以“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和“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口号为鲜明特征。最近的这次“读书无用论”则与中国大学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大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尊重知识、崇尚读书的谚语名句。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之后,大学生“成龙成 凤”竞争愈加激烈,与以往人们对天之骄子的期望落差加大。“生源大幅增加后,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大学已不是象牙塔。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王宝山在今年年初的两会上表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化成大众化之后,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就 业的期待和社会需求存在巨大矛盾。“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提高到目前的30%左右。”王宝山说。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如今就业形势和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文凭还比较值钱时,大家认为读大学有价值,而当仅凭一张文凭找不到好工作时,就认为读大学没意义。”熊丙奇说。

  据储朝晖介绍,2010年,他在对比各地高三学籍人数与高考报名人数之后测算出,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2013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在100万人。

  “百万人弃考昭示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失望、不满以及对就业难的消极情绪。”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表示。

  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从目前情况来看,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再加上,中国社会屡屡出现的“拼爹门”“关系户”以及“萝卜招聘”等,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不公的现状。这些都让各界对高等教育日渐失望。

  专家表示,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人才需求变化很快,高校课程教学设置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高校在学科设置方面,一定要考虑实际的市场需求,并能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现在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缺乏治学方法和文化素养、就业技能的培养。”

  事实上,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的“民工荒”以及部分职业、技术类院校动辄95%以上的就业率。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专家表示,当前科教领域顽疾较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亟需深度改革。另外,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教育公平都有待提高。

  “无论如何,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现在是要研究如何把高等教育改革好。”王忠武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8 00: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