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的房价,注定后会无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1: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人一直有这样的疑惑,近十年来的“房地产调控”,经历了从无到有、篇幅不断增加的过程,为何现实房价却是屡调屡涨?真相只有一个:历次楼市调控的目标从来就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而不是降价。从这个角度来说,2014年的房价,就好像是好不容易暂时被套上了缰绳的“野马”,一旦错过这个价,注定后会无期!
2014年的房价,注定后会无期! - 万达广场社区 - 167754336.jpg

2014年的房价,注定后会无期! - 万达广场社区 - 167754337.jpg
  也许,用近期热映的电影《后会无期》里的经典台词来解读楼市,可以解读近十年房价的屡调屡涨—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只有深入研究了历次楼市调控,你才会发现房价不易收服。为此,克而瑞信息集团董事长丁祖昱博士就提出了一个周期性的规律:“2005年、2008年、2011年,楼市调整年几乎每间隔三年一次,调整期基本持续9-12个月,一旦政策因素被消化或者外部环境的改变,房价又会进入新一轮上升期。2014年,恰恰又遇楼市调整年。”事实上,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让多数观望者很难抓住有限的“窗口期”,但我们回顾历次调控过程发现,每次调整期都出现房价周期性筑底,习惯性脱缰的“野马”只有此刻最值得出手。

  2008调整年

  2009年全国房地产成交量创新高

  2008年四季度前我国一直执行紧缩政策,央行从2006年7月份启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共加息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3 次,时刻提醒购房者“加息”周期对买房负担的加重;2007年“9·27房贷新政”出台,将首套房购房杠杆上调至三成,二套房提升至五成,并且首次提出在五年内转让住房将按全额征收营业税,在打击了投资投机置业的同时,也提高了门槛;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深刻影响,叠加效应使得2008年楼市处于低迷状态,1-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7%。

  大多数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又让这部分降价房接盘者寥寥,进而加速了周期价格调整的特征迅速且充分。

  可是正当楼价堡垒刚刚出现了“缺口”,出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经济增速超预期的判断,中央及地方政府最终在2008年底重新出手救市。例如中央放宽二套房贷限制政策、取消城市房地产税等政策,促使房地产市场投资景气度重新回升。在此情形下,2009年的楼市来了一个180度大逆转,房价也来了一个报复性大反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无论是近9.4亿平方米的成交量还是估算约4695元/平方米的均价水平,都创出了历史新高。而上海经此一役,成为全国首个平均房价站稳2万元/平方米的城市,“外中内”环“123万”的价格体系就此深入人心。

  2011调整年

  部分大型房企“放价”后购房者再入场

  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国五条”在2010年9月29日出台以来,限购、限贷、房产税、保障性住房、监督问责等“多项利器”在楼市调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国五条”规定,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其后20个城市率先限购。2011年初,“新国八条”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严格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其后43个城市加入限购名单,不到两年的时间,在“限购令”影响下,需求锐减,限购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下滑态势在2011年集中爆发。其标志性事件是上半年个别限购城市大型房企开始尝试性降价。

  与2008年末政府自上而下地放松政策推动的回暖趋势不同,2011年走出调整期的催化剂是市场需求本身。其中,对于合理房价的定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14调整年

  调整固期后,或与过往和而不同

  对比2008年、2011年,2014调整年政策整固期后,或与过往周期和而不同。在丁祖昱看来:“以往调整主要有外部因素引发,而此番调整更多是由供应、价格、需求等市场自身的内在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对房地产调控转向,减少"一刀切"式行政干预,更多依靠市场自身调控,放权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自住调整。一方面,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住房体系制度,努力扩大供应,另一方面,通过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房地产税收改革等顶层设计,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

  据国家统计局,不包括保障房在内的全国住宅销售量在1至6月期间同比下降6.0%。6月,政府监控的70个大中型城市中,超过50个城市的新建及二手住宅均价出现环比下跌。在上海,6月的二手房销售均价按月环比下跌0.05%,结束了连续24个月的上涨。

  这一系列数据无疑为救市重提提供了空间,对此,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直言:“回顾过去几轮市场发展周期,每当市场低谷期,地方政府都会采取一些措施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和回升,本轮市场低迷期也不例外。截止目前为止,除了调整限购政策之外,多地地方政府发布包括调整普通住宅标准、降低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优惠、公积金政策调整、契税优惠、鼓励人才购房、买房落户、回购商品房做保障房、精装或绿色建筑等产品给予税费优惠等方面救市措施。”

  有句俗话“鸡蛋从外部打破的是压力,从内部打破的是生命”。房地产调控亦是如此,政策救市只是外力,市场需求和未来预期的改变才是内因关键。因此,城市分化表现将是2014调整年主旋律。一线城市供不应求局面短期难以缓解,成交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房价整体下降可能性不大;二线城市显著分化,仅部分供大于求、市场失衡压力较大的二线城市,预计市场观望情绪累积,成交量也将回落,房价但幅度不会很大。

  5大理由!

  上海房价降无可降!

  理由1

  一线城市的底蕴决定价值

  对于资产的保值增值概念的认同和运用,全国起步最早的区域毫无疑问是上海,虽然粗放型、高杠杆化的所谓的房地产黄金十年已经结束,现在房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周期被拉长,但作为中长期、自我资产的一种升级考虑,国际化的城市底蕴不会改变。

  理由2

  上海的可持续购买力惊人

  针对中国富豪群体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大陆千万富豪105万人,亿元富豪资产过亿6亿多,上海千万富豪1.47万人,亿万富豪8500人,分别占全国14%、13.2%。这是一个解读需求的基本指标,无论限购是否取消,上海的可持续消费力依然强劲,城市吸引力和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人来此安居乐业。

  理由3

  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整体经济运行是整个投资的基础,财政收入这块上海始终处于前列。在房地产和商品房新开发的投资,上海同样是有实力保障的,回顾在2014年上半年TOP50房地产企业表现,我们发现,跨城市经营的房企,只要在上海能够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资金状况充实健康,基本不会陷入断臂求生的境地。

  理由4

  房企扎堆助推多中心崛起

  品牌房企在新兴区域扎堆,不仅是多中心崛起的有效保证,预示着未来产品上市的时候,会对区域原先目标客户群作出升级或颠覆。尤其是政府重点规划投入基础建设的城市副中心,其房价体系自然会随之攀升。

  理由5

  供需层面持续供不应求

  一线城市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其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土地消化周期也明显低于其他各能级城市,如上海虽然当前消化周期保持在1年左右,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土地供应长期稀缺,房价整体下降几无可能性。(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4 14:5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