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化解商业地产过剩困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网8月12日电 商业地产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到达了相当庞大的规模,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商业地产开发总量已达到5.64亿平方米。

体量巨大,随之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不容小觑。“目前国内各主要城市商业地产供过于求,短期内供应消化压力较大。”第一太平[-0.33%]戴维斯最新的报告指出,商业地产开始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泡沫化倾向越加显著,市场空置率增高的风险加大,商业地产触地就赚、拿地就赢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如何化解商业地产面临的风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每一个物业,都要主动找到他的真实需求。”在说到如何化解商业地产产能过剩的问题时,阳光100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如此表示。

从被动到主动,不仅是思维的转变,更要有切实的行动,目前已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从自身做起了“文章”,如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销售型向持有型,从单纯购物到体验休闲,从重开发到重经营。

未来十年商业地产的发展将更加主动地迎合市场的需求。目前,部分商业地产开发商已经做出了改变。以市场上出现的两类“Work”创新为例,其中包括以“WeWork”为原型的SOHO3Q、“Urwork”模式和骏豪地产的“iWORKS”模式,这两种模式均在满足不同用户商业需求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虽然都是work模式,但SOHO3Q和“Urwork”都是针对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提供的灵活办公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协助运营的服务。与之相比,针对高端客户群体的骏豪“iWORKS”跳出了传统work模式,不仅满足了成熟企业内部创新、创业的需求,还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交流以及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从“重开发”向“重运营”的转变,骏豪地产正是在做这样的探索,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谓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地产需要重新审视商业地产未来发展的基础上,苦练内功,加强运营和管理团队的建设以提升自己商业平台的资产管理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8 14: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