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任志强:楼市股市从来没有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9: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之间房地产建设分化开始加剧。今年楼市继续调整,人们寄希望于城镇化拉动房地产市场,对此任志强表示认同,并建议推动“大城市化”。
任志强:楼市股市从来没有关系 - 万达广场社区 - 20150911030403407.jpg
长江商报消息 大佬博鳌地产论坛“互掐”15年,今年激辩楼市股市默契度

□本报特派记者 尹永光 发自博鳌

8月13日,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落下帷幕。这是重要的一年,任志强、陈启宗、陈准、樊纲等行业明星和经济学家在这里发出博鳌声音,关注“转变时期的中国房地产”,讨论后规模时代的房地产、“互联网+房地产”、地产基金乐与忧和产业地产等地产新玩法。

博鳌房地产论坛已经连续举办15年,在这里几乎能看到所有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大佬和关注、研究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学家。

他们曾在这里探讨房地产泡沫、商业地产模式、房地产税、房地产金融,以及WTO、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和房地产政策对楼市的影响,每一个观点和每一次交锋都紧贴时代脉搏和房地产动向。

常客

中国地产界有哪些风云人物和风云企业?细数历届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嘉宾名单,潘石屹、冯仑、王石、任志强、刘晓光、张宝全等地产行业大佬都曾是座上宾。

从2005年开始,经济学家取代行业大佬成为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主力直至今日,樊纲、贾康、陈淮、秦虹、巴曙松、连平、向松祚等经济学家都曾站在房地产行业的立场发出博鳌声音,在声势最为浩大的2007年,甚至连郎咸平和李稻葵都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和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晓光退休的谢幕也在这里发生。

这其中,对博鳌房地产论坛“爱得最深”的当属任志强。资料显示,博鳌房地产论坛已举办15届,任志强最少参与了其中的13届。

由于其言辞犀利,任志强被人戏称为“任大炮”,但因为几乎他的所有观点都来自鲜活的数据,因而变得无法质疑。总之,有任志强的地方就有话题和观点。

与会的媒体记者均表示,任志强代表了博鳌房地产论坛一半的新闻性,“如果没有任志强,恐怕我们都不会来”。

而今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任志强提供的观点绝不只是空有话题性的“中国人买房是为了追求自由”,其对“互联网+房地产”、房价甚至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看法都颇为精辟。

任志强看空“互联网+房地产”,认为“地产电商中具备融资功能的有可能活下去,只是把营销从线下拓展到线上的必死”,因为“互联网的特点是动,但是房地产不能动”;对于房价,任志强一直是所谓的“喊涨派”,他认为“结合利率等因素,房价上涨提升了居民的可支付能力”;任志强不认同京津冀一体化,因为“大树底下不长草”,并且“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任志强此前虽然以华远地产董事长的身份参会,但实际上却是以房地产经济学家的身份为整个行业指点迷津,他擅长用数据分析一个房地产行业现象背后的真相。

任志强代表一半的新闻性

话题

每一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都充满话题性。

中国人为什么买房?这个话题不管是经济学家、房地产商还是中国大妈,都能从各自的角度讲出千万种令人信服的理由,但在8月12日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主题演讲中,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的理论还是引起不小的争论:中国人买房是为了追求自由。

任志强说:“年轻人买房子,是不想受爹妈的管制,婆婆和媳妇之间永远要打架,所以媳妇也不想孝敬婆婆,干脆分开住,自由;大家为什么在海南买房子?因为海南这边空气好,你来旅游,酒店供应不足,买了房子之后,自己更加自由。”

他得出的结论:只要追求自由的心在,中国人还会买房子。

任志强认为自己的理论有其历史根据:“中国第一批买房子的人是因为购买自由,在这之前都是分配的。分配就意味着你只能在一个单位死死地熬着,你不熬,就不给你分房子,分了房子你还要熬着,否则就把你的房子收回去。”

此话一出,立即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以至于在这之后两天的论坛环节中,多个论坛嘉宾上台都要先调侃一番。

与任志强博大家一乐不同,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总结的“房地产七个理论”则一度引发论坛现场失控。

向松祚指出:“过去十多年房地产行业狂飙突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套房地产的理论和思想,我将之概括为: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每当经济下滑,我们说要稳增长就要稳投资,稳投资就要稳房地产的投资;刺激消费就要刺激房地产,很多人认为房地产消费是拉动经济,刺激消费最主要的力量;化解金融风险,我们要守住金融风险的底线;买房是中国人最佳的资产配置方式;新城镇化可以拉动房地产发展;很多人说中国人的资产只能在两个市场里面去摆弄,一个是股票市场,一个是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七个理论”令人不安,但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提出的“中国房地产实现软着陆”则令整个行业欢欣鼓舞。

“去年到今年的楼市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过去三四年实行非常严厉的紧缩性政策。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紧缩性政策在逐步退出,这是认识中国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形势非常重要的一点。”樊纲表示,之所以软着陆能够行得通,是因为过去的宏观政策有作用,没有使泡沫长得太大。

实际上,2001年诞生的博鳌房地产论坛覆盖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10年”,从来就没有缺少过话题,而从这些热点话题中,也能一窥行业动向。

“中国人为自由买房”

交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纷争。在大佬出没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交锋从未停息。有嘉宾认为,博鳌房地产论坛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大佬们之间的“针锋相对”非常有看点。

论战一直是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传统。2002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王石和任志强就因为“房地产是否有泡沫”而展开论战。

王石认为,房地产“圈地泡沫”已经出现。当时万科25个项目的土地储备为960万平方米,但是国内某开发商竟然圈下18万亩(1.2亿平方米)土地。但任志强认为,这是因为2002年7月开始政府会改以拍卖方式出让土地,而且因为城市化运动,进城人口能够消化这些库存。

2004年,孙宏斌还是顺驰集团董事长,当他得意洋洋地说顺驰资金链乐观时,直接被王石指“吹牛”。面对质疑,孙宏斌显得颇为急躁和不耐烦。

除了王石,“任大炮”任志强也是博鳌房地产论坛论战的绝对主角。2014年,任志强先与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就“房地产是否下行”展开激烈辩论,后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论战“棚改与房价”。

2015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大佬交锋同样精彩。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在论坛开幕演讲中指出:“在联合国国民经济分类中,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保险归为一大类,因为房地产属于金融类产品,所以楼市与股市的关系自然比较密切。”

但任志强反驳:“过去股市与楼市没什么关系,现在股市与楼市也没什么关系。”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着重强调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支持,但是马上任志强就进行质疑:从数据上看,贷款是增加了,但是大多数都在二手房上,一手房的贷款没有增加,银行并没有增加对开发商的支持。

而今年最激烈的交锋发生在8月13日,向松祚“房地产七个理论”的演讲结束几分钟后,新鸥鹏集团首席战略官、副总裁李战洪就上台对其“开炮”,认为向松祚抨击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家和房地产从业者。此话一出,现场一度失控,有人鼓掌叫好,也有人当场大喊“放屁”而离席。

“房地产七个理论”引热议

历年热门话题

2001年

讨论“海南房地产咸鱼翻身”

2012年

王石和任志强争论“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

2003年

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提到“替代银行资金将房地产‘证券化’”,成为行业持续热门话题

2004年

论坛讨论最多的是8.31大限和地产业调控

2009年

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指出“国企是房地产市场的野蛮人”

2011年至2013年

钱荒、地产基金和房地产金融创新被持续讨论

2014年

大家转而思考“房地产的新玩法”,产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养老地产等概念深入人心

2001年年中,中国在为加入WTO做最后的冲刺,任志强指出“WTO将力促房地产的发展”。

2003年和2004年他分别关注了中国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任志强的演讲题目为《房地产市场应向何处去》。

2010年颁布了“国十条”,任志强阐述“房地产新政和市场化思考”。

2014年市场下行,因此被樊纲称为“最悲观的一年”,但是任志强却表示“房地产市场没有下行”。

2015年楼市继续调整,人们寄希望于城镇化对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但任志强指出“城市之间房地产建设分化开始加剧”,所以不能一刀切,进而建议推动“大城市化”。

任志强

观点

去年到今年的楼市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过去三四年实行非常严厉的紧缩性政策。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紧缩性政策在逐步退出,这是认识中国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形势非常重要的一点。——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

来源: [ 长江商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8 04: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