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根据 Google Earth 影像的城市连片建成区测算,北京略大于上海,相当于两个半广州。
逃离北上广深的呼喊从未停过,而实际上,这些城市的人口数目不降反升。从Google Earth 的夜间卫星图不难看出,无论人们最终落脚于市中心还是郊区地带,一线城市的吸引力,对不少人来说不曾停歇。人口越多,就有更多的购房需求产生,房价更为易涨难跌。 有人根据 Google Earth 影像的城市连片建成区测算,北京略大于上海,相当于两个半广州。广州主要是受行政区划所限制,辖区内的基本农田和北边的山区也是不可能动的,但和周围的佛山、东莞延绵一体了。 下面是 Google Earth 的夜间卫星图,可以近似地把灯光视为城市,没有灯光微弱的地方视为农村或者其他非城市地区。比例尺都一样,都是卫星在 377.53 公里的视角下的卫星图。 北京和天津:北京和天津之间还没有连成一片,北京市还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城区,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的边界,中间的小团城市是廊坊市。 上海和长三角:可以看见,上海和西北方向的江苏省的太仓、昆山通过稍弱的光亮连接在一起,上海的西北边界已经被灯光掩盖了。虽然上海市面积不如北京大,但是可见上海的灯光所占比例却是大于北京灯光的比例的,已快填满整个上海市。 广州和珠三角:仔细看,写着广东省三个字的地方实际上大概是广州市越秀区省府所在区,佛山和广州的灯光已完全一体。广州的城市形态是由北往南的细条,红圈内大概就是花都到番禺一线;南沙区没有圈进来,在灯光稍微弱一点的地方;广州东面、东莞之间的广州新黄埔区也没有画进红圈,但也是亮灯的。整个广州市可以说都是灯火通明的了。其实东莞、惠州、深圳、珠海、江门一直到香港的灯光都完全一体了。 武汉:补充一张武汉的,有朋友说武汉只强不弱的,特意放在珠三角下边对比一下,客官们可自行体会。 成渝地区:最后再来一个,成渝两市都是我国的大城市,论单个城市城区面积,成都也算前十的,大概是北京一半的样子,重庆比成都略小一点。论建成区面积,成渝在世界上也算大城市,这侧面说明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大了。 巴黎:有人说巴黎只有 100 平方公里,现在来补一张,巴黎视角略微还高了一点点。 纽约:有朋友对纽约的感兴趣,那就放上来吧。中间红线是纽约都会区和费城都会区的分界线。 城市活力越高的地方,配套也越完善,吸引着更多的人聚集。当楼市需求回归到“居住”本质时,不难得出:人口越多的城市,产生更多的实际需求,更有条件支撑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房价易涨难跌,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北京雾霾再重,也不会影响高房价,因为它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条件、出行便利、经济有活力。 未来十年,这些功能强大的大城市将不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人口和财富继续聚集、膨胀,带动周边城市的人口继续聚集、膨胀,进而房价明显上涨,这是大城市需求“外溢”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靠有真实住房需求的人群来支撑。他们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意味着该城市的潜在住房需求越大。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人口结构决定了城市房地产的未来。
来源: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