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9: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展数字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改革所向。”在今天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介绍了教育部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总体情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教育部: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 万达广场社区 - 1.png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教育部供图

周大旺提到,一年来,教育部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合作五大功能,在大规模应用中有力支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教师专业发展、“双减”政策落地等教育核心任务,有效服务了数字中国建设、学习型大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据周大旺介绍,具体情况包括五方面。

第一,教育数字化统筹部署取得突破进展。首次召开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面向中西部地区专门召开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成立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特别工作组,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提供智慧和力量。

第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平台升级迭代5次,上线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新增接入广西、云南、甘肃等3个省级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上线“智慧教育”App。平台资源持续扩容,已汇聚中小学资源8.8万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超1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2.7万门,更新“学习二十大云课堂”专题资源,上线“2023年暑期教师研修”“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专题资源,拓展服务大厅的留学服务事项。升级“智教中国通行证”,上线统一搜索引擎,提供点赞、收藏、转发功能,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访问改造。

第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范围显著扩大。遴选典型案例,发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创新案例集》,以示范引领带动平台应用。面向乡村教师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增强他们用好平台的意识和能力。截至2023年底,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过367亿次、访客量达25亿人次。

第四,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起步建设。开展专项调研,全面了解教育大数据应用现状和师生需求,不断完善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延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监测范围,拓展监测深度,采集数据500余亿条。建设数据治理平台,开展两批共61所高校试点工作,通过各类政务数据共享,创新新生注册、精准资助、智慧思政、校园安全等应用场景,赋能各类管理服务。

第五,教育数字化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平台、数据、资源、素养四个方面,发布7项系列标准,完善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修订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持续做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内容安全专项排查,研制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入库出库管理规范,修订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保障平台内容安全。

第六,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充分彰显。以教育数字化国际交流为纽带,构建国际合作新范式。举办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等成果文件。举办“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构建全球数字教育对话格局。首次走出国门,在意大利举办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大力推动“慕课出海”。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为契机,聚焦全球学习者的需求,加快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将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隆重发布,打造中国数字教育的国际品牌。

周大旺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7 17: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