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间藏家的“镇馆之宝”:《邸报》《京报》《光复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22: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集报界,今年66岁的张雪根可是一位出了名的民间藏家,虽然他的集报起步于1996年,算是比较晚的,但他的“实力”令不少业内人羡慕不已,不仅是因为他家里收藏的老报、老刊、老书数量达到2万多种,更多原因是因为他收藏了很多堪称第一的老报纸等不少宝贝。近日,张雪根通过本报首次向外界展示了不少“镇馆之宝”。
民间藏家的“镇馆之宝”:《邸报》《京报》《光复报》 - 万达广场社区 - u=1830538983,2766863613&fm=173&app=25&f=JPEG.jpg

民间藏家的“镇馆之宝”:《邸报》《京报》《光复报》 - 万达广场社区 - u=3200280341,3301338587&fm=173&app=25&f=JPEG.jpg
张雪根收藏的《邸报》(本人**)

一次机缘巧合 加入集报行列

张雪根曾在浙江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办公室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每天要接触不少报纸刊物,也会留存一点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不过一次机缘巧合,让他萌生了集报的念想,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记得是1996年6月初,老家一位亲戚读初中的孩子要我帮助找些报纸的报头,说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当时浙江省企业报协会秘书处就设在我工作单位杭钢办公大楼,在同事的友情帮助下,我从这里一下子找到了200多种企业报,一式两份。”

头回置身于报海里,琳琅满目的报头,色彩斑斓的版面,更有那内容丰富的文章,一下子唤醒了张雪根心底里的报刊收藏欲望。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扑进了集报行列,一晃已是23年光景。

“记不得哪位大师说过这样的话:你一旦爱上艺术,便刻骨铭心,再难舍弃。我发现集报其乐无穷。”张雪根说,像上世纪50年代关于发现良渚遗址的报道,这样的报纸他都有收藏,如今愈发有历史价值了。
民间藏家的“镇馆之宝”:《邸报》《京报》《光复报》 - 万达广场社区 - u=2029511389,3079802940&fm=173&app=25&f=JPEG.jpg
张雪根收藏的6个版本的《中国报学史》

攀上集藏高地 收获无限风景

张雪根给自己的藏室取名为“一张斋”,最近他整理出了6种版本的《中国报学史》,跨度达91年。《中国报学史》是戈公振的新闻经典著作,最早的一本是1928年10月出版的精装本,当时是从拍卖公司底价拍得。另外,还有1955年版本,最近的为2019年2月版本。

张雪根的客厅和书房的书柜里,满满的都是书籍和文件夹,这次是首次向媒体公布且最有分量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年间出版发行的老报刊《邸报》《京报》《浙江官报》等100余种藏品。此外还有民国报纸、杂志800余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报纸、浙江报纸1万余种,光新闻类的书就有300多种。

集报人走过的路不外乎这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入门,需要搜集上万种报纸,实现“低成本扩张”,这是很多集报人首先要走的路,接下去就需要策略了,“走大路,集报的人太多太挤怕看不到风景,走小路则人少道路崎岖,但努力攀登上高峰后,便是一览众山小,风景自然好。”

短短几年,他便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攀登之路,那就是关注晚清、民国老报纸的搜集,尤其关注民国小报的集藏与研究,实现量变到质变。

2011年12月4日,在北京由某拍卖公司举办的古籍善本“藏书报”专场拍卖会上,张雪根委托友人几经角逐,一举拍得4份晚清《京报》、一块聚兴报房《京报》房牌匾和一个聚升报房《京报》房挂包,遂了自己一个心愿。

不仅如此,他还收藏了一份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出版的《光复报》,该报于1911年11月4日创刊,每日午间出版,白纸楷书单面石印,印刷十分精美。“这张报纸代表着清朝的覆灭,民国的起源。”

张雪根收藏报纸有个特点,主要是各类报纸的创刊号、终刊号、试刊号、特刊号、重大事件、号外等。“当时的新闻已然成了旧闻,但,跨过时间的长河,带着对历史的追溯,字里行间拥有的便成了另一种价值。”

除了收藏,张雪根还高频发表作品,出版了《故纸堆里觅苍黄——民国报刊札记》等多本专著,还以平均每周写作一篇专业文章而成为圈子里的“大家”,他还成了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副会长。

做重复的事情 做专注的事情

关注并集藏晚清、民国老报刊,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作为一个工薪阶层的集藏爱好者,如何做到集有所成,集有所为,集有所乐?

“我的对策是要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对看准了的心仪的老报刊藏品,毫不犹豫,收入囊中。”购价不够,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当然,更多的是采取积少成多、逐步积累老报刊藏品的办法。试想一下子拿出数万数十万元来购老报刊,对像张雪根这样在企业工作的业余集藏爱好者来说,可能做不到。但每个月花费上千的余钱用于**老报刊,努力一下,还是能做到的,每年投入1-2万元,10年下来就很可观了,可谓聚沙成塔。

到了这一步,张雪根还没有止步,又在向第三阶段冲刺,那就是围绕重大题材作专题集报。这似乎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张雪根收藏的浙江解放70周年的老报纸就有110多种,包括每个市、县解放的报纸报道,如今派上了大用场。围绕见证浙江解放70周年的老报纸展,张雪根先后在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举办了2场展出后,引起媒体和社会各界的轰动,后来地方政协组织主动介入牵头展出了张雪根收藏的人民政协成立70年来每一届的老报纸。

记者了解到,张雪根现在已经整理出的关于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届全国人大会议等重大题材的老报纸专题达6个。

从大众化的全集、到不同时期的重点集报、到主攻重大题材的专题集报,张雪根始终坚守在集报的“冷板凳”上却又乐此不疲。“喜欢就是补药,脑子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也令我的思维越来越系统,在沉浸式的思考创作中,始终跟上时代的脉搏,也成就了自我。”

来源:浙江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18 05:0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