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息,日本和欧元区最受益。未来一年,美国和日欧货币政策反差巨大:美联储将在10月结束QE并可能在明年中首次……
美国加息,日本和欧元区最受益。未来一年,美国和日欧货币政策反差巨大:美联储将在10月结束QE并可能在明年中首次加息;日本央行将继续大规模购买国债及其他风险资产(QQE),而欧央行的QE才刚刚开始实施。货币政策差异最直接的影响是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对应日元和欧元的贬值,这对欧元区当前的超低通胀是一大利好,也有助于日本央行尽快实现2%的通胀目标:推升通胀是日欧宽松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为什么新兴市场难以从中受益?美元升值也对应着新兴市场货币的贬值,将推升新兴市场通胀,但对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来讲,往往担心的不是低通胀而是通胀过高。此外,与日欧不同,大多数新兴市场并非全球流动性的影响者,而是接受者。对于那些资本账户开放的新兴经济体而言(或货币政策独立性差,如新加坡、香港),美国收紧流动性即本国收紧流动性。当然,新兴市场情况分化较大,难一概而论。
美元强势格局已经形成。美国增长基本面周期性改善明显,美联储预期2015年底基准利率将从目前的0-0.25%上升到1.375%(中位值预测),政策利率进入加息周期,中期内美元将表现强势。近期美元对日元、欧元升值明显,7月初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扬6.8%,同时美元对新兴市场货币也逆转了年初以来贬值的局面。
上周回顾
美国:2季度GDP增速从4.2%上调至4.6%,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速高于此前的估计。此外,近期多个房价指数环比负增长,但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以价换量的态势,8月新屋销售量50.4万套,显着高于市场预期的43万套,提振了市场对房市的信心。8月耐用品新订单环比负增长18.2%(7月+22.5%),但剔除交通后环比和同比增速均比7月高。
欧元区:PMI制造业指数连续5个月下降。9月PMI制造业指数初值为50.5,低于8月的50.7,连续5个月下降。欧元区当前经济增长疲弱,市场寄希望与欧央行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QE)压低周边国家利率,刺激消费和投资,但效果有待观察。
日本:CPI继续小幅下降。8月CPI同比增速从上月3.4%下降至3.3%,连续三个月下降;核心CPI从6月以来一直维持2.3%不变,好于预期。随着加税影响的逐渐消除,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增速将继续小幅下降。
本周展望
美国:预计7月S&P/CS房价指数(周二)维持弱势格局,9月ISM制造业指数(周三)保持强势,9月新增非农就业数(周五)好于上月。
欧元区:周二将发布9月CPI预估值,预计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通缩风险仍然存在。周四将举行欧央行议息会议。按照此前安排,欧央行将在此次会议上公布资产购买计划的细节,值得重点关注。在首次定向再融资TLTRO规模低于预期的情况下,QE力度可能加大。
日本:周二日本将同时发布8月零售额、工业产出和新屋开工数,预计总体企稳回升,主要是因为4月加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除。(来源:中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