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檀:硬预算根治吃空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软预算有望变成硬预算,政府部门吃空饷等现象可能得到制度性根治。

据新华社电,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在专项整治中,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6.2629万人。同期全国应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9846辆,实际清理清退114418辆,占95.5%。此次吃空饷通过强硬的运动方式加以解决,但多数人面对这一数据在欣喜之余,会追问一句,以后还会不会发生吃空饷事件,是不是一直用目前的方式加以解决?

有理的疑问应该得到合理的答案,这一问题有可能得到根治,方法就是刚性、公开、透明的预决算。10月8号,媒体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预算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所谓公开有真有假,预算公开必须提前公布具体信息,笼统的急就章式的公开诚意可疑。如扶贫支出3亿元,到底扶了哪些人,每人到位多少,这些数据不公布,没有人能够了解这笔扶贫款是否到位,甚至是否应该支出都难以了解,更谈不上监督。再以吃空饷为例,如果一个部门有多少职员,每个员工支出多少清楚在列,每双眼睛都在看着,谁还敢让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吃空饷?相反,一旦公开的是收支总和,公开本部门薪酬总额一笔大帐,谁搞得清这里面的细节,工资高还是低、福利多还是少都未必能分析清楚。糊涂帐的软预算是糊弄人的,硬预算、硬决算才是公共财政的基础。

想做就能做到,万事俱备,只欠决心。2009年,广州市财政局将广州市114个部门的财政预算在网上公开,连机关幼儿园的补贴都清清楚楚,人们七嘴八舌对财政用途分析之后,对于公开项目这件事本身,给予了一致的掌声。此后竟成绝响,广州市财政局也退回到了原地。

无论是新预算法,还是国务院决定,都提出了公开的层级。如国务院决定指出,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按项目按地区公开。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为类、款、项、目;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分为类、款、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类、款。

也就是说,具体的项目收支必须公开,最好的办法是按照功能分类而后再按照经济分类,公开到底,把每笔收支的明细列在上面,这样不必有关部门自己解释,各种的解读也会让公众了解帐目的合理性,以及支出的效率多少如何。一旦公开具体项目之后,审计署也许就可以更透彻地审计造假帐的问题了。否则,除了审计部门有数据有能力逐笔核对,是吃饭了还是旅游了,公众仍然无法得到具体信息。

在预算中,还有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国库由谁经理的问题,央行与财政部如何各司其职?按照现行的《预算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当设立国库。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地方国库业务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此后的法律修改中,央行与财政部的主导权来回折腾,最终形成了利益平衡的结果,新预算法首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央行取得了国库的经理权,但仍留了一道口子,允许财政专户(各级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资金账户)存在,没有明确提出“两个直达”,所有公款从缴款人账户直达国库单一账户,所有公款从国库单一账户直达供应商或收款人账户,这可以说是对各级财政部门、地方政府的绥靖,从权力的制衡来看,统一上缴国库是最好的办法。举个例子,交通罚款直接交给银行而不是交给公安,是个杜绝腐败的方法,因为中间有地方财政专户制约,如果财政收入直接进入国库,那么那些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等等,建造起来就要困难得多。

无论如何,对公共预算的重视是建立现代社会的诚意标志,一点进步也会溅起大的浪花,以往无数目字管理、一把手说了算的软预算,越少越好,最好彻底消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9-28 03: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