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家于敏13日在京逝世 系金鸡奖创立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5: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电影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于敏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13日中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于敏先生自1947年从事电影工作以来,先后创作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桥》一经问世,就一举拿下新中国电影史上5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和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电影家于敏13日在京逝世 系金鸡奖创立者 - 万达广场社区 - 5D562923F2B92026547E43037DD822FA.jpeg
于敏
于敏曾对媒体讲述《桥》的创作过程,为创作该剧,他于1947年冬初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3个月之久,此后创作了该剧本。于敏曾对媒体回忆,“当时招待所已住满,所内大厅中有圆柱,圆柱周围是环形的椅子。我占领了一个圆柱和环形椅。膝盖是我的写字台,环椅是我的宝榻。夜里,我屈身而卧,如虾米状,好处是不受干扰,翻身时,要站起来,转一个方向,再抱柱而眠。《桥》的初稿大约有一半是在膝盖上完成的。”

于敏生前还有诸多作品,他创作了讴歌抗日女英烈的爱国电影《赵一曼》,以及《高歌猛进》、《我们是一家》、《工地一青年》等多部电影剧本,著有长篇小说《第一个回合》、《千里从军行》、《风雨入华年》等,以及多部长篇报告文学和译著。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于敏与其他电影工作者一起创立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并作为评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共同参加了13届评选。他提出的金鸡奖评选的“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二十四字原则,至今依然引领金鸡奖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4-29 21: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