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8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编海底监听网侦察中国核潜艇 位置属机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0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美军专家称,中国海军将于2014年底完成“二次核打击”核潜艇部队的组件工作。 美国媒体称许多其他商业卫星图像也显示,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建立了海军基础设施,供新服役的核潜艇舰队使用。包括升级海军基地、潜艇船体消磁设施、储存和处理导弹的地下设施、高层建筑,隐蔽的隧道、铁路以防空中的窥视活动。

除了担心中国将建造多少晋级核潜艇外,还有一个大问题是中国政府是否会像西方有核国家几十年来经营战略核潜艇的操作方式一样,不断在海上部署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还是继续长期以来的韬光养晦政策,在中国领土以外不部署核武器,只是保持核心力量以应对危机。 据美国媒体称,在过去的十多年,有25个谷歌地球提供的卫星图像显示晋级核潜艇的状态和位置信息。潜艇分布在四个地点:渤海湾葫芦岛渤海造船厂,潜艇在那里建造;大连附近的小平岛海军基地,在那进行潜艇导弹发射测试。 此外,青岛附近姜各庄北海舰队基地,在那里有一艘晋级核潜艇和1980年代的夏级核潜艇进驻;海南岛南海舰队基地,那里至少有一艘晋级核动力潜艇,自2008年以来一直驻扎着。

葫芦岛渤海造船厂制造中国的核动力潜艇。船厂位于渤海北部,非常繁忙,有众多在建大型油轮和货船。在船厂的西端,一个40000平方米的大厅里组装潜艇船体,经存储区域到干船坞完成建造,然后进入港口,花费数年绑到码头完成舾装,直到移交给中国海军。

商业卫星照片提供的快照显示了潜艇建设的状态。图片质量也足以区分不同的潜艇类型和识别设计细节,如导弹舱的尺寸和布局。一张最近的照片显示,一艘在干船坞的晋级核潜艇,两个12导弹管是开放的。未装配的潜艇船体部分被摊放在大厅旁边的地上。

在渤海造船厂完成施工后,潜艇航行至大连附近的小平岛改装基地。这个基地用以潜艇准备执行服役,导弹被加载到发射管,完成从渤海到青海沙漠的发射试验。小平岛也曾用于停靠高尔夫弹道导弹潜艇,该潜艇之前用来测试潜射弹道导弹。 外国媒体称山东青岛以东约18公里(11英里)姜各庄(崂山)北海舰队基地是最早建设的核潜艇基地。这个基地就是我们在2006年发现的传闻已久的潜艇洞穴,“成像笔记”也曾描述过。

山洞里有一个很大的水域隧道和港口、三个陆基隧道连接,用以提供各种基础设施。

晋级和夏级战略核潜艇都停靠在姜各庄潜艇基地。这个基地还有一个地下洞穴。地下武器存储点可能就位于基地的东北角。

美国媒体认为,中国南海舰队的海军设施正在大幅扩张。位于榆林的龙坡核潜艇基地已经升级为南海的第一个核潜艇基地。龙坡潜艇基地包括四个凸式码头,一个消磁设施,地下潜艇设施。地下设施与港口通过隧道连接,和山另一边的隧道也相通。龙坡是第一个有消磁设施的基地,宁波附近的东海舰队也已经安装。

龙坡东北约12公里(7英里)处似乎是一处军事设施,包括四个隧道,与山里几个地下设施连接。被建在山谷内湖的一端,这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包含,行政和技术建筑以及一些伪装高层建筑。它们被堤坝包围,防止在处理过程中炸药爆炸。

海南岛海军基地分布在好几处不同的地方,核潜艇停靠在龙坡,常规潜艇在Julin,地下武器储存设施可能在基地北部。龙坡基地没有干船坞,因此核潜艇会驶向另一个基地维护或修理。Julin常规潜艇基地有165米(550英尺)的干船坞,能适应晋级战略核潜艇入坞,但场地也很紧张。 龙坡基地一个新特征是:在2010年5月或6月完成的1.3公里(0.8英里)长的隐蔽铁路。铁路连接高层建筑,这样就可以通过陆基隧道进入基地东部的山,到达龙坡半岛的地下潜艇洞穴。

有了晋级战略核潜艇舰队,中国似乎准备添加其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中国的核态势的重点是陆基导弹力量,中国领导人似乎认为一个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是强国地位的象征。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水下无人航行器和扩音装置以监听中国核潜艇动向。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水下无人航行器和扩音装置以监听中国核潜艇动向。

美媒称,去年11月,就在一艘中国核攻击潜艇通过附近的马六甲海峡之前几周的时候,在拥挤的新加坡水域曾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试验。

相关人士称,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利用了一台名为“海星”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对监测海面以下活动的办法进行探索。这项试验是由美国军方和新加坡国防部发起的。

这项名为“使命工程”的行动的目的,是将新加坡的水下监测系统纳入专门用来追踪潜在敌对潜艇的美国监测系统。此次试验也是美国使用自己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并结合友好国家的数据,来强化潜艇监测系统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美国的潜艇监测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冷战初期。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在本国海岸附近以及英国与冰岛之间海域等战略通道的海底,广泛设置水下扩音器,以监测驶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苏联潜艇。这些由电缆连接的“水听器”,是被称为“声音监测系统”的全球秘密网络的一部分。美国在1991年解密了“声音监测系统”,使之可用于诸如追踪非法捕鱼活动或跟踪鲸等民用目的。

但在最近几年,美国及其盟国在亚洲重新启用或升级了该系统的部分要素。一方面为了应对俄罗斯恢复的水下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监视中国不断增强的潜艇能力。

这些军官还表示,美国海军正在设法从其他国家在该地区——特别是在中国潜艇前往太平洋和印度洋必经的交通要道附近——使用的传感器上获取数据。

格林纳特说:“在这方面我们与澳大利亚和日本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并正在致力加强与韩国和新加坡的合作。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兴趣和意愿也在增强。”

“声音监测系统”水听器在亚洲的确切位置仍属机密。了解这一系统的研究人员和前潜艇军人称,在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的圣诞岛周围有一些水听器阵列,前者在冷战时期对苏联潜艇的搜寻中曾发挥重要作用。

有线水听器的问题在于,它们需要定期维护以及在友好国家设置海岸站。固定的海底监听器实际上只能起到触发式报警装置的作用,表明有一艘潜艇当时正在经过,而且它们在不拥堵的相对较深的水域最为有效。

最近美国努力的重点,是发展适用于像中国海岸附近海域那样的拥堵和浅水海域的海底移动监听网。

美国海军已经部署了一个这样的网络——“不间断沿海水下监控”系统(PLUS)。该网络使用的是通过卫星传递数据的海底传感器和无人航行器。

最大的障碍:大多数水下无人航行器都依靠只能坚持几个小时的电池驱动,而且鉴于在水中传输数据非常缓慢,与它们进行通信也很困难。

新加坡近年在水下声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发出一个名为UNET的系统监测本国近海中的活动。该系统把海底传感器、水下无人航行器和水面通信节点组成一个网络,通过手机通信网络传递数据。

11月试验的目的是把UNET系统联入美国的Seaweb系统,后者正由美国海军研究生院利用海军研究处提供的经费开发。

有关Seaweb系统的公开信息显示,该系统旨在把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潜艇传感装置组建成一个新的全球网络。

美国太平洋潜艇部队司令、海军少将菲利普·索耶称:“Seaweb系统背后的理念是通过海底环境把不同节点联成网络,从而能够获取这样的数据并把它们传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不管是新加坡还是圣迭戈。要想能够观测和监控所有活动,我们需要网络化的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 03: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