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根大通朱海斌唱多房地产:投资者不会后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月3日消息,近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上海演讲时表示,市场有悲观的声音说中国房地产是史上最大泡沫是令人质疑的,房地产本次调整只是小幅下调,房价崩盘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消费者已经拥有住房,并没有卖掉,“这不会成为你最后悔的投资决定”。

中国房地产业本次调整只是小幅下调

朱海斌是在由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主办的2014全球房地产金融年度盛典做出如此表述的。他演讲的主要观点是,今年房地产市场进入明显的调整期,但这一轮更多是比较小幅的下调,不会出现其他欧美国家那种剧烈的房价调整。

朱海斌表示,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升的幅度,放到全球的环境来看,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并不是。

他列出几个数据:从2004年到2013年,全国平均水平房价在过去9年上升136%,如果扣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实际房价上升速度约84%,每年9%。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速度更高,北京2013年是2004年4倍左右,扣除通货膨胀以后是3倍多一点,上海2013年房价相当于2004年的1.2倍,深圳是5-6倍之间。

而在欧美国家,比如美国,从1997年到2005年,房价上升幅度127%,实际增幅86%,跟中国平均水平比较接近;看英国和西班牙国的数据,明显高于中国。跟发达国家在2007年出现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的上涨速度跟他们比较相近;另外,金砖四国经济速度增长更快,过去10年内,巴西、俄罗斯、南非的房价涨幅分别是191%、523%、322%。

”如果说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话不会有太大的歧义,如果说中国房地产是史上最大,从全球的结论来看,这个结论是令人质疑的。”他说。

房地产不会崩盘未来五年将保持稳定

“中国的房地产是不是崩盘?未来几年如果你已经拥有住房,并也没有卖掉,会不会成为你最后悔的投资决定?我的回答是不会。”朱海斌说道。

为什么中国从房价来说不会出现崩盘局面?朱海斌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增长太快,而不是需求下降。根据他的判断,未来至少5年内,中国的住房市场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局面。

根据朱海斌的计算,经过今年小幅调整后,供需可达到相对平衡。从房价来看,可能短期仍会有下行压力,并且不会持续到未来。

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中国城镇化会持续,中国城镇化比例是54%,按照实际户籍的比例,这个比例不到40%,从过去20年看,城镇化的速度非常稳定,每年大约1500万到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人均收入一直保持在较高增速,过去10年,中国人均收入增速大概为15%,最近几年略有下滑,仍保持在10%。

其中,收入增长意义很大。他解释称,一来,收入增速增长,意味着对住房和投资需求仍比较稳定或比较旺盛,这是房价上升的动力。另外,中国跟欧美一些国家房价调整存在区别,大家知道房价调整的重要原因是房价太高,下跌是回到与收入符合的水平,欧美等国收入增长缓慢,唯一途径就是房价下跌;而中国等一些高速增长的国家,房价调整不需要房价下跌20%、30%,而是通过通胀来慢慢吸收。

三点论点反驳唱空声音

目前,市场对房地产崩盘的声音,主要有几点支撑依据:一,农村已没有多少人再搬到城市去,未来城镇化速度会大幅放缓;二,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可见的将来,小两口会从上一代继承房产,几年之后大家想着的是怎么卖房;三,中国不少城市出现“鬼城”。

但朱海斌表示,这三个论点从近期来看多多少少存在问题:第一,按照经济决策,城镇化是未来5年经济增长的动力;第二,人口的老龄化是20年后的故事,过去十年,哪个年龄层买房买得最多,四五十岁;第三,鬼城现象需要认真区分。如鄂尔多斯(7.38, 0.00, 0.00%)等跟当地经济比是真正的泡沫,而更多的是像河南郑东地区,在城镇扩张过程中,把城中心外移,在3到5年里,住房的销售会非常高。

所以朱海斌的观点是,在5年左右,或者1-2年,可能中国的房价会持续出现小调的情况,但房地产作为一个正常的行业,在未来5-10年,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对于这轮调整对宏观经济产生多大影响,朱海斌表示,具体从银行体系看,调整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仍比较可控;对于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今年要比2013年下跌约15%至30%。短期之内,今年中国经济能不能保持7.5%的目标,或明年能不能增长到7%,房地产调整的幅度持续多久是紧密相关的。

朱海斌最后总结指出,从短期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非常明显进入调整期,可能在今后一两年仍会持续。但从经济的影响来看,房价崩盘的可能性非常小,更担心的是在新一轮房价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多高的水平,这是中国目前面临最大的风险。(新浪财经 徐雯 发自上海)

新浪财经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1 23: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