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上周终于宣布结束实施6年多的量化宽松(QE)政策,不少市场人士对此认为,QE政策结束之后,将会让此前流向新兴国家的游资加速回流美国,购买美元和美元资产,从而引发美元持续升值。由于货币之间的汇率是“零和 游戏”,美元大幅升值,自然会造成人民币大幅贬值,这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市场此类看法表面上虽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长期而言,人民币对美元不但不会贬值,未来5年每年还将有1%左右的升值幅度。当中主要包括以下两大原因。
其一,美元汇率难以长期升值。对美国而言,美联储既已退出QE政策,美国政府需要另寻措施支撑经济增长。总统奥巴马目前所希望采取的措施,一是吸引制造业从海外回流美国,二是要推动美国出口五年内增一倍,以利就业。因此,奥巴马并不愿意看到美元长期过于强势,从而推高美国营商成本,削弱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导致美国经济受到影响。而且美国国会将在年底中期选举,奥巴马与其所属的民主党,自然不愿见强势美元挫伤经济,打击选情。因此只有弱美元,才最符合白宫的利益。
而且,如果把视野投向国际,会发现美元太强势,对世界经济也并非好处。因为美元持续升值,不但会吸引新兴国家的资金涌入美国,也容易令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资金大量流到美国,投资美元资产。资金大量撤离会加剧这些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甚至还可能引发这些国家的楼市、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加深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会给美国施加压力,反对美元过于强势。
因此,虽然美联储退出QE政策,导致资金回流美国,会让美元短暂保持强势,但中长期而言,美元在美国内外的压力下,相信不会继续保持强势,反而会出现贬值的情况。美元贬值,人民币自然会升值。
其二,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有利稳定人民币的汇率。一国的货币,就如同一间上市公司的股票,公司营运好了,股价普遍会上涨。同理,一国货币汇率也会因经济增长而上涨。
不出意外,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达7.4%左右,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在7%或以上,这个增速在全球范围而言,都是中高的发展速度,因此,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也会稳步上涨。加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已是中国的国策,人民币要想国际化,必须要外国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而人民币缓慢升值,则是吸引外国增持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主要诱因。
而且,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暂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仍有一定的主导权,如果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引发巨额资金撤离中国,影响中国经济稳定乃至引发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话,人民银行很有可能会出手干预,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所以,虽然可以预见美国退出QE政策之后,人民币汇率未来升贬双向波动会扩大,但在上述多个因素的推动下,人民币未来五年内仍然会以每年1%左右的幅度缓慢升值。
(作者系香港财经评论员)
原标题:不会导致人民币大贬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