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檀:为什么温州民间借贷登记中心不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0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百度上搜索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出来的是其他金融机构的官网,温州民间借贷中心迷失了。

11月22日,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张震宇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于2012年4月26日正式营业,但直至今年3月1日《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登记才逐步迈向正轨。

自今年3月1日至11月17日,温州总共备案民间借贷4463笔,总金额55.51亿元,据张震宇披露的数据,温州条例实施之前登记的只有30多亿元,加起来有80多亿元,“金融风暴以前,我们以前的民间借贷是1200亿,现在大概萎到了800亿,也就是说1/10的借贷已经接入了我的备案系统”,仅占到温州目前民间借贷规模的1/10,有高达九成的民间融资未能纳入登记体系,而在已登记的融资中,也有将近一半没有登记融资用途。关于不肯登记的主要原因,张震宇提到的是,到这里备案的大部分害怕交税问题,害怕追缴20%个人所得税。

根据规则要求,“单笔借款金额三百万元以上的”、“累计借款金额一千万元以上的”、“单笔借款金额二百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或者累计借款金额五百万元以上不满一千万元,且涉及的出借人累计三十人以上的”,必须到平台登记,但真正到平台登记的了了无几,平台尊严已经成为碎片。温州借贷登记中心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小微贷、P2P和民间高利贷所取代。

温州民间借贷正规化尝试的努力基本失败,源于制度没有跟上。如目前的民间高利贷,暗箱操作,无税收之忧。一旦进入正规市场,由于目前利息所得税明确开征20%的利息所得税,收入透明就会减少20%的收入,即使目前不征收,也不代表法律意义上的豁免,绝大部分人不愿意支付税收。

如果愿意冒着支付20%税收的风险,进入借贷登记中心交易,人们希望的是风险较低的安稳收益。

按照《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也有一些信用控制手段,如“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开展业务时应当向民间融资当事人进行风险提示”,“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应当保证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建立保密制度,保护民间融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但违规成本较低,处罚上限20万元,或者是募集资金的5%。

虽然鼓励发展,但信用评级机构、法律机构等并未获得长足进展,人们对平台充斥不信任,与普遍不遵守规则,使得平台形同虚设。平台撇清了自身责任,“民间融资活动应当遵循依法守信、平等自愿、风险自负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平台上没有中介机构,很难想像会有严格的风控。如果平台信用评级造假怎么办?没有办法,甚至不需要信用评级,只规定借贷双方真实披露即可——这是个充满草莽气息的初创平台。

真正成功的平台到底是怎么样的?

有大机构在背后作保底支撑,同样是P2P行业,有平安集团支撑的陆金所受到追捧,这就像人们追捧大银行一样,并不是大银行管理能力有多了不起,而是越大的银行有越多的政府信用作背书,人们迷信大机构,是迷信政府信用,或者是迷信大到不能倒的神话。

或者是一些身经百战浴血奋战的成功者,比如一些私募平台,资金滚滚而来,门板都挡不住,人们看中的是某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投资明星,凡人相信传奇。所以,巴菲特成为符号。一些公募基金也着力培养自己的符号式明星。

投资者需要平台的理由,是需要真实信息,是需要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是高效的撮合系统,是对合法财产的保护。

一个细节是,登记的民间借贷中,有46%~47%没有明确用途,选择登记的原因也大多是因为非熟人借贷,当温州脱离人情社会需要真实信息,而平台恰好能够提供保障,平台才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29 03: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