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苹果的逼格靠什么支持?粉丝经济催生优越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1: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观电子科技界,单论产品逼格,没有哪家企业能够跟得上苹果的步伐,即使以HTC、小米为代表的企业在交互设计和产品造型上得到了大幅提升,也培养了大批忠实粉丝,但依然无法在“综合实力”上与苹果相抗衡。
苹果的逼格靠什么支持?粉丝经济催生优越感 - 万达广场社区 - F66F984072D70A60141196963334F7CE.jpeg
  最好的智能手机哪家造——苹果?三星?好吧我不知道。

  产品逼格谁最高?这个问题不难答,苹果大法领先遥遥。
  
  可苹果在吃了逼格的甜后,却忘记了筚路蓝缕之苦,对待消费者愈发的傲慢,尤其在国内,苹果针对大陆和国外用户的不公正待遇更是被争论多年。

  等等,这个问题有什么需要争论的呢?

  原因就出在逼格二字上。

  苹果的傲慢有目共睹,可忠实的果粉却偏吃这一套,不少苹果死忠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个性、一种气质、乃至一种格调,让旁人哭笑不得。而更为奇特的是,另一种现象也非常有趣,那就是相当数量的果粉,认为自己使用了苹果的产品后,自己的逼格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颇有些高人一等的意味,着实有趣。

  傲慢与偏见

  苹果有资本傲慢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今的苹果,虽已缺少创始人乔老爷子,但无论从工业设计、交互理念、战略眼光以及生态整合上,都依然保持了业界顶尖水平,iPhone6和iPhone6 Plus虽然招致无数吐槽,但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手机之一。更不用说苹果在平板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及在高端PC领域的一枝独秀。作为当今世界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苹果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撑他的傲慢。

  但,资本应不意味着允许。作为一家企业,倾听用户的声音,为用户做出改变是必须而非选择。诚然,用户不是永远都是对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用户的很多建议都是有失偏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的反馈就可以一干屏蔽。苹果在很长时间内对用户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其对于安卓的优势。

  而与苹果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小米。正是小米对于用户的尊重,以及鼓励用户参与到MIUI的功能更新和问题修复中,才成就了MIUI的第一批忠实用户,也促成小米初代发布时的首批购买用户。经过多年发展,数千万米粉已经成为了小米领先竞争对手最大的基石。这里我们并不是说小米的产品比苹果好,而是两家不同的企业对于用户反馈的态度,前者需要虚心于后者的谦逊,而后者也要学习前者的坚持,否则的话,再精致的苹果也终会因固执而被果粉所抛弃,再亲民的小米也会因过度的功能引入而臃肿不堪。

  苹果的社交货币

  近几年,随着安卓阵营的强大以及乔布斯的离世,苹果也在逐步放下身段,虽然仍不及其他企业,尤其是国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已实属不易。可部分苹果用户却恰恰相反,那份莫名的优越感不仅没有减少,反倒变本加厉。

  为什么用户会产生这种优越感呢?

  答案在于社交货币这个概念上。

  简单的说,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会存在大量的分享与传播。这种分享与传播或是产品或是服务,但都有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彰显,换句话说,当你向好友推荐一款手机时,隐藏的表达是,这款手机我用过,我是符合这款手机使用特征的人,我觉得你也符合,因此你也来用吧。一旦你的好友也使用了这款手机,那么你们将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因这款手机而有着某种共性,因而就形成了圈子。总结而言,就是你即你所用,你即你所言。

  这就解释了为何很多品牌的粉丝视品牌为自己,认为自己使用了苹果,就有了逼格,而使用了小米,就成为了手机发烧友,他们将品牌价值附加于自身,并将其推广开来,从而以最简单的方式为自己添加标签、提升价值。正是基于这个原理,大部分情况下你只会向好友推荐自己认可以及质量上乘的产品或服务,只有这样,你在朋友心中的形象才会因这个推荐而得到一定的提升,而一旦你要吐槽一件体验很差的产品或服务,你将会非常慎重,因为你的描述技巧将决定你是得到“原来如此,以后我也不去那家”还是“你怎么会用那个东西啊”的不同回复,前者或许对你而言尚且不足为惧,而后者无疑将会在你火热的心中泼上一盆冷水。

  作为粉丝经济的集大成者,苹果一直以来都强调品牌的个性与品味,成功将苹果两字与高端极致等词联系在一起,从而促成了果粉们对于自身的价值认可。到了新世纪,随着iPod、iPhone等智能设备的发布,苹果更是利用多种途径进一步拓展果粉们价值推广,比如说微博上一个小小的“来自我的iPhone 6”,就足以让无数的果粉将手中的设备更新换代,又比方说Macbook正面的苹果LOGO,这个曾让众多用户吐槽习惯性摆错笔电前后方向的朝向,几乎完全就是为了去“秀”而调整。这种可以为用户提供公共性的诱导,也为苹果品牌形象的提升打下了汗马功劳。

  总而言之,社交货币这种奇怪的存在着实为用户的品牌选择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因素。当其他的厂商依然在跟配置过不去,拼命的打性能战和设备战时,苹果却用一种无形的手拉拢了众多用户。三星小米们在硬件上追赶苹果已经用了近七年的时间,在品牌价值上的追赶将远超这个数字,正面对抗还是另辟蹊径?就让时间给出答案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15 07: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