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宝背后的故事:青铜美器四羊方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5: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羊年在即,盘点中国最知名的“羊文物”,无论怎么选,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四羊方尊都会名列前茅。方尊上最引人注目的装饰,当属位于肩部四角的卷角羊头,“四羊方尊”便是由此得名。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则附着于方尊腹部及圈足上。方尊上装饰着精美的纹饰,羊的前胸及颈背部布满鳞纹,两侧饰有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雄浑厚重,却又不失端庄典雅,是辉煌青铜时代的杰出代表。
珍宝背后的故事:青铜美器四羊方尊 - 万达广场社区 - 1811296349360206856.jpg
  四羊方尊 年代:商 方位: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地下一层)

  国博君
  
  “尊”是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在商、周时期,青铜尊经常作为礼器出现在祭祀仪式上。那么,作为礼器的四羊方尊,为什么以羊作为器身的形状呢?

  先秦时期,羊在祭祀礼仪中的地位仅次于牛。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在当时叫作“牺牲”或“牺”。以这些牲畜为造型的尊,被称为“牺尊”。 四羊方尊上的羊头造型,极有可能象征着作为祭品的羊。当时的统治者通过祭祀活动,希望获得上天的眷顾,所以在祭祀礼器的设计上处处用尽心思。

  自古中国人对羊这种温顺、可爱的动物就喜爱有加。甲骨文中的“美”字,就是头顶大角的羊形。“吉祥”的“祥”是“羊”字的后起字。看来,古人早就把羊和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了。人们还用“德如羔羊”来形容士大夫操行洁美、进退有节。羔羊跪乳的习性,被后世演绎成了孝敬父母的典故。

  除了造型生动的羊头以外,四羊方尊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其精湛绝伦的青铜铸造工艺——器表布满纤细的云雷纹,颈部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部装饰为蛇身而有爪的龙纹。龙纹为高浮雕,从方尊的四边蜿蜒于前。每一面的龙纹中间,都有一个双角龙头从方尊器身上探出来……

  细心的观者可能会发现方尊的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处,都是扉棱。这一小设计,却有着大作用呢。

  陶范铸造法到商代中期已日臻完善。在制作造型复杂的青铜器时,古人往往采用接铸法作为基本工艺,即将器身与附件分别铸造,然后再接铸为整器。四羊方尊就是用接铸法铸成的。商代工匠先将羊角与龙头分别铸好,然后进行接铸。如果没有高超的铸造技术,很难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然而,在四羊方尊身上却找不到拼接的痕迹。原来,那些扉棱便是用来遮掩接铸痕迹的巧妙设计。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物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可谓匠心独运。生动繁复、寓动于静的纹饰给冰冷厚重的青铜器增添了端庄、典雅的神韵。

  不过,如今被誉为青铜器典范的四羊方尊,也曾命运坎坷。

  1938年春天,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山村,后几经辗转,被保存在中央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地库中。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兵临长沙,古城危机四伏。四羊方尊被银行工作人员转移到沅陵县。然而,方尊最终未能在战火中得以保全。在空袭中,一颗炸弹在方尊不远处爆炸,把它炸成20多块……

  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历经探寻,终于找到了四羊方尊的碎片。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修复后,四羊方尊在湖南文物工作者的努力下,恢复了原有的迷人风采。

  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四羊方尊被上调北京,从此落户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栏目主持 赵婷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珍宝背后的故事:青铜美器四羊方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9-28 06: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