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抄写《心经》顿悟:习字之路漫漫兮任重道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2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段时间,笔者乐于抄写《心经》,时不时还晒于微信圈中,但求自娱。一纸引发圈中浪,除了点赞和竖大拇指外,也有微友提出了诸多的问题。有人问:以前不见你写楷书,怎地一下子就写得那么好?也有人问到底怎样才能写好字。

大概问我“字怎么一下子就写得那么好”的人,大都是想学写书法的人。而且他们可能认为写书法应该会有一条便捷的路子吧,只是被我找到了,而他们还没能找到。其实我自己也没找着这条便捷的路径,只从记事起就一直拿毛笔醮水在红砖地板上写“颜真卿”。

事实上,学习书法的路径无他。唯有十年面壁,终生耕耘,情专意笃,持之以恒,方能渐入佳境。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想习字者日多,这是好现象。然而,相当一些人总想一蹴而就,难有真正静心细研。有时刚写上一阵子就忘乎所以,炫夸其耀。这很要不得,殊知习字最忌急躁,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汉字自发明创造之始便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二维功能。实用性自不必说,如果从观赏性的角度看,那就需要把书法提高到艺术的层面上来书写了。

所谓书法,当然需要有规范书写的方法和法度,包括笔法、字体间架结构、章法等等。这些法规、法度都必须从传统中继承,用较为直接的说法就是要从临摹中来。学习中国书法,自古以来都是从临摹开始。临摹不仅是技法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习字过程的悟道和修养。所谓“爱其书兼取其为人”、“学其书兼学其为人”。书品即人品,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临摹古人的书法,则不仅可以学到他们的笔法、结体和章法,同时也必然可以潜移默化、有意无意地为他们的风韵或道德所感染。临摹古人的书法,从中陶冶自己的气度。

临摹过程特别要注重对临本的读和悟,初学者往往只注意学习的方法,而缺乏对临本的研读,当然也就谈不上悟了。

好的字帖如同一曲悠扬悦耳的音乐,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能激发出书写的兴趣。认真读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方法,也是通向书法艺术传统的必由之路。读帖要认真对照,揣摩笔意、研究结体、分析章法,领悟帖中的技巧和神韵。熟记之后方可提笔书写,时时记住书法老祖宗王羲之“意在笔先”的教诲。否则,不得书法要旨,心神无主,必定是始乱终弃、无果而终。

历史上的书法名家,如董其昌、赵孟頫,乃至近代的于右任、吴昌硕等等,无不在临摹前人的传统中铁砚磨穿、退笔成冢,而后得以破门而出,自成一家。

书法家既是文人,也是匠人。既要有文人的妙悟,又要兼有匠人的巧手。妙悟来自于文化的修养和灵性,巧手出自对匠心的模仿和苦练,两者都是决定于对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唐代徐浩在《论书》中说道:“书无百日功,盖悠悠之事也,岂可百日乎。”说的正是习字之人需有终生耕耘的意志,且有综合的知识修养。

笔者抄写《心经》,既练字又练心,也许是一种习字之捷径。习字决无一朝一刻便能写好字的本事,时至今日,习字数十年,也未能真正悟道。若问怎样才能写好字,我想不妨有时间也抄抄经书,把生活节奏先放慢下来,然后下决心选定一种字帖,好好读之、细细临之,终有一日能写出一手好字来。习字之路,漫漫兮任重道远。

原标题:抄写《心经》顿悟:习字之路漫漫兮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30 15: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