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4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建成亚洲最大风洞群 助研歼10、国产大飞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8: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型飞机、神舟飞船、高速列车等在研制过程中都离不开风洞的“千锤百炼”。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用于研究空气流经物体所产生的气动效应。
中国建成亚洲最大风洞群 助研歼10、国产大飞机 - 万达广场社区 - 424EDFAC51836CB643F95CD7CFDC6688.jpeg
“歼十”在1.2米×1.2米风洞做试验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坐落着亚洲最大规模的风洞群。在这里,记者有幸了解到我国的风洞事业,更有幸接触到为我国风洞事业默默奉献的气动人。

  引领未来航空航天科技

  “十二五”以来,中心累计风洞运行20万余次,试验成果直接服务于数十个重点装备型号。目前,数十座风洞正同时运行,100余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在这里全面铺开,数十个关键气动难题已取得历史性突破......

  作为某新型飞机气动关键技术研究与型号试验任务的主要承研单位,中心承担了绝大多数风洞试验任务,为飞机选型和首次飞行试验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我国某型火箭弹研制中,中心经过多轮设计和优化,设计出全面满足总体指标要求的气动布局方案,被总体单位采用。

  中心还在我国未来大飞机降噪、飞机防除冰等关键技术上进行试验与数据挖掘,将不断引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一个国家的空气动力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航空航天实力,影响着国民经济建设水平。”空气动力学家张涵信院士说。“目前,我国空气动力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与最先进国家相比肩。”

  风雷精神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听着让人振奋,可一路走来,并非易事。

  1960年代,中心初建风洞时,我国面临的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半个世纪的差距。没有外援,没有资料,有的只是科研工作者的坚韧毅力与聪明才智。那时的风洞设备都是要建在大山里,许多科技人员白天和工程兵、民工一起开山破石,晚上在油灯下搞设计。他们边摸索边实践,愈挫愈勇,攻下了一道道难关,自主建起了一座座风洞。

  “无私奉献、不懈攀登”是那时气动人的精神面貌。而这种精神面貌,也成为一代代气动人传承至今的“风雷精神”。

  “在事业与个人、事业与家庭面前,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事业。他们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情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中心副主任范召林这样说。

  74岁的空气动力专家刘政崇,如今已是满头银发。为了填补我国在结冰风洞领域的技术空白,他经常在风洞里一站就是一上午。为了一个喷嘴设计,他甚至跑到生产厂家待了大半年。

  结冰风洞主任设计师肖斌,患有糖尿病,可他一天打三次胰岛素,不肯离开战斗一线。

  “风雷精神”不只是口号,它是一种力量,渗透在每位风洞人的骨子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风洞人们拧成一股绳,火力全开,瞄准国家最迫切的战略需求,向一座座科学高峰发起进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2 05: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