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九银十” 楼市是“反弹”还是“反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政府持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我国房地产市场信心不断提振,销售逐渐红火。统计显示,在今年的“金九银十”楼市销售黄金季,各项数据向好,市场预期趋向乐观。专家预计,未来楼市将继续向好,但向好空间有限;将进一步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呈中低速。  

统计数据持续回暖
  
“金九银十”一般是房地产开发商销售的旺季,今年也不例外。虽然前段时间楼市的落寞冷寂让人有所担心,但因利好政策的持续刺激,比如央行、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自今年10月8日起将实施多项举措,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异地贷款业务等政策,使金秋时节楼市上演了收获的一幕。
  
从数据上看,专家认为,今年6月份全国房价走出“偏冷”区间,开始步入“合理”区间。
  
8月份开始,楼市逐渐回暖。9月份,全国楼市开始保持平稳回升态势。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9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81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8%,涨幅收窄;同比上涨1.36%,涨幅扩大。
  
“全国性房地产政策的全面宽松,为‘金九银十’再创新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中央层面一方面从财税、信贷、公积金等相关政策出发,鼓励改善性需求入市,另一方面通过住房保障货币化安置以加快商品房库存消化。”专家认为,再加上一、二线城市的“地王”频频出现,在“地王”效应带动下,预计这些城市未来楼市成交量将持续上行。
  
各地分化隐忧仍在
  
虽然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但各地分化现象仍在继续,甚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指出,分城市看,分化非常明显。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专家认为,一系列利好政策继续刺激需求释放,一线楼市或将再度升温。
  
三、四线城市则面临与一线城市截然不同的现状,房价走势跌多于涨。专家表示,对三、四线城市而言,新近出台的利好政策落地较慢,刺激需求有限。再加上这些城市前两年需求过度释放后,面临供应过剩、需求疲软以及库存高企等问题,故而成交量上涨动力不足。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过去一直存在,以后也会长期存在。为了应对这种分化,在制定与实施政策时,一线城市与二线热点城市应继续采取限购措施;而对于二线一般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则应该放开限制、加强支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陈永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投机“炒房”仍无机会
  
在一线城市库存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一线城市楼市升温的预期也在不断加强,同时“炒房”的迹象开始抬头。专家指出,楼市回暖对于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需要楼市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政策的宽松与支持不代表可以容忍炒房的行为,相反,这种行为更应该被防范与遏制。
  
不断上升的房价会再度给投机者以炒房的机会吗?“由于人口增长对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力在不断减弱,同时城镇房地产存量仍然较大,楼市回暖空间将比较有限。”陈永杰认为,可能实行的房地产税在政策层面上将有力地打击炒房的行为。
  
市场预计,四季度楼市有望继续回升。有分析认为,整体来看,房价在四季度持续上涨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四季度房价增速或将有所放缓。
  
陈永杰认为,目前楼市回暖态势将维持较长时间,因为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而楼市与我国经济有较强关联性,未来房地产市场将保持继续增长。但目前房市增量投资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做好存量调整工作,从质量上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增长将呈中低速,楼市回暖也不太可能回到以前的发展高度。
  
未来我国楼市政策仍有很大空间。陈永杰建议,我国对于居民改善住房需求的政策支持仍比较有限,对于希望以旧换新及以小换大的住房需求,政策上可以采取税收抵扣的优惠,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于一般商品房改造的政策支持。

来源:同花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9 10: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