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青年版画应该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22: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是一季拍卖季,一个个天价数字吸引着看客的眼球,纽约佳士得1.7亿美元拍出莫迪利阿尼《侧卧的裸女》,中国嘉德1.84亿人民币拍出李可染《万山红遍》,艺术品拍卖如火如荼。国油版雕传统画种,唯有版画作品在拍场上极少露面。并不是人们不喜欢版画,只因为版画自身的属性限制了它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发挥。同时,也正是因为版画的自身属性,成就了版画艺术的多样可能。行与不行,中国青年版画何去何从?
中国青年版画应该何去何从 - 万达广场社区 - 3613848131641421212.jpg
光晕的消失
  
很多人将版画的“版”与“板”字混淆,版画的价值在于印制的动作,而不仅仅是雕版本身。可复制性是版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特性。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以“光晕”描述艺术作品的唯一性,而“机械”的出现使艺术作品得以以相同的内容复制,艺术的光晕从此消失。版画,无疑成了最典型的案例。物依稀为贵,放弃了唯一性也正是版画作品无法成为市场主角的原因。
中国青年版画应该何去何从 - 万达广场社区 - 7248978214298386350.jpg
从唐代最早的《金刚经》雕版,到清代木刻版《芥子园画谱》,再到民国时期抗日救亡版画,整个版画发展都与传播和宣传紧密联系在一起。技术手段对“量”的满足决定了版画与西方宫廷贵族对油画的“质感”和东方画院系统、文人阶层对中国画“趣味”的追逐决然不同。鲜明、快速、直接是早期版画在其功用层面上的直接品质追求。随着中国版画作为艺术以独立的画种出现在学科分类当中,以“审美”为诉求的版画慢慢有了对纯粹的形式感的追求,同时不同版种的引进和专业教学的展开也为版画创作在技术上提供了新的可能。而版画的传统和功能决定了其很少能以“唯一”的作品面世,通常3-100版的印量使“光晕”被分成多份,其市场表现也就难以与油画、中国画等种类比价。
  
所以,同一内容的多幅作品是版画难以拍出高价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版画在新兴艺术衍生品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知名艺术家和高价作品令人难以企及,而艺术家签名限量版画成为一种途径,以艺术家签名和限量等手段重新赋予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以“光晕”。
中国青年版画应该何去何从 - 万达广场社区 - 3389050421415258423.jpg
复制的可能  

如果说可复制的特性成为限制艺术品价格的缘由,那么同样,复制性作为一种可能性,也为版画创作方式的拓展创造了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实现的创作方法。抛开印刷、宣传等实用性内容,版画的复数性在其创作观念的延伸上实现新的可能。
  
2015年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在路上: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将主题锁定在“版画创作方法的延伸”的话题上。展出35位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大量基于版画艺术特性的延伸性创作展示了版画在艺术市场之外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中国青年版画应该何去何从 - 万达广场社区 - 4405473543258201664.jpg
艺术家康剑飞《版画漂流计划》借助互联网传播,以版画、影像、文字记录的方式呈现一个个关于个人的故事。“计划”以互联网申请的方式将不同编号的木版工具散布到世界各地,“作者”用现成的工具雕刻木版并以照片、影像、文字等方式记录创作故事。历经8个月的漂流,“计划”漂流至远到世界两极的多个国家,版画走进工厂、学校、敬老院、幼儿园、美术馆、音乐厅、部队、医院、大使馆、田间地头、偏远渔村等各个角落。8个月后,康剑飞将整理的资料编纂成册,记录一份有价值的人类学图像资料。蔡远河利用版画作品参与到社区改造当中。“蓝田计划”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项目,将以版画图解古建筑构造,以刻板重新复印当地居民家谱等方式,在废墟中重新构建了一套视觉文化话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的吴佳儒在南北两种文化的交融中对版画的创作方法更为敏感。以“机械复制”的版画配合“数字复制”的CD,两种大众化媒介的配合互为补充也更为生动。作为版画的CD封面承载着手工痕迹的温度,作为心灵记录的CD内容又以听觉的感动升华封面版画的抽象意义。独立复制的内容叠加每一部分传达的单一感受,将展厅中的一个角落营造地无比温暖。

青年版画创作已然摆脱了关于形式和内容层面的讨论,基于创作方法的延伸,版画在向当代艺术的转型中扮演了更加先锋的角色。这个时候,其可复制的属性从艺术市场的劣势转换成为它创作思路的优势,重复的力量得以用更加宏观的视角关注具体问题。同时,可复制的机械性又提示了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艺术家得以在二者的空间中把玩细腻的感受。这时,又一个问题浮现出来,当从版画创作方法延伸出来的作品逐渐脱离版画本体,艺术家如何再以作品的形式感将观众带入到关于版画的思考?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个思路上的新突破。

原标题:中国青年版画应该何去何从

来源:99艺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9 02:3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