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30多年前的“掏粪工”到如今的“地产大亨”、“足球黑马”,许家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恒大地产成立至今,每每遇到危机,大多都能够神奇地化险为夷、绝处逢生。恒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企业性格与文化基因,这从恒大掌门人许家印的成长路径中,或能窥测一二。 从30多年前的“掏粪工”到如今的“地产大亨”、“足球黑马”,许家印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从恒大地产成立至今,每每遇到危机,大多都能够神奇地化险为夷、绝处逢生。恒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企业性格与文化基因,这从恒大掌门人许家印的成长路径中,或能窥测一二。
许家印1958年生于河南周口一乡村家庭。其父是个复员军人,当时在村里当仓库保管员。他的母亲在他八个月大的时候就猝然去世,他从此成了半个孤儿。许家印的家乡河南周口聚台岗村采访时,该村的村支书介绍,许家印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当时全国先后经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劫难,而河南又是重灾区,加上豫东本就是河南贫困地区,整个村里都很穷。再加之许家印没有母亲,因此就更加困难了。
凭着一家人省吃俭用,1975年许家印读完了高中。当时学校有半年时间学工学农,急于“逃离”农村的许家印,开始学习开拖拉机,他甚至还请村长书记喝酒,以谋得开拖拉机的岗位。许家印呆在农村干了两年农活。因为文化程度高,他被重用协助生产队队长的工作,人家都不愿意干“掏大粪”这个活,他就要做表率。他还做过农村里的保安,那时候叫“大队治保员”。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才给了许家印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第一年,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他没有考上。次年,每周靠一筐地瓜、地瓜面饼,和一瓶子盐当口粮,许家印苦读5个月,一米七六的个子瘦得只剩下90斤,终于如愿考入大学。在人口达1000万的周口市,他的成绩位列前三。许家印考上的是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专业是冶金系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心想逃离农村的他寻思:毕业后不会再回到小山沟里去了——再差,也是个炼钢工人吧。
1982年,大学毕业的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认为舞阳是另一个“小山沟”的许家印,刚开始还很不情愿。许当时的管理概念很清楚:要用制度去管人。两个月后,他主持制定出了“生产管理300条”,其中有一条是“150度考核法”——当时,企业要求工人24小时三班倒,很多值夜班的工人会打盹,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无奈之下,许家印提出一个细节考核办法:当坐在椅子里的值班人员身体打开的幅度超过150度,就定性为上班睡觉,要接受罚款。
1992年,许家印揣着一份三十几页纸的简历,在深圳的各个招聘市场奔波,刚开始半个月,这个舞钢的处级干部,愣是没找到工作。直到受人点播将简历缩短至两页,很快,有3家公司愿意聘任他做业务员。“简历事件”对许家印是第一次冲击。直到1993年,许家印已是深圳全达的老总,他还被迫跟妻子两地分居。
而到深圳后的第3个年头,也就是1994年的国庆节,许家印终于写下了他人生转折前的重要伏笔——来到广州,涉水刚刚兴起的房地产业。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鹏达在广州搞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名叫“珠岛花园”。在当时以大户型为主流的广州楼市,这个项目迅速成为广州房地产市场的一匹黑马,另辟蹊径主打“小面积、低价格”策略,还未发售就轰动市场,首期项目很快脱销。
1997年,是许家印再次思索去与留的一年。许家印决意不再为人打工,他又一次选择了离开。他告别了中达和鹏达,告别了给他第一次房地产成功收获的珠岛花园。“恒大”开始进入他的人生,1997年才创立恒大的许家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迟到者。事实上,许家印现在的很多行事风格在中达时期初步成型。他的一位老同事曾总结了许家印的个性特点:第一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二是“完美主义”;第三是“结果导向”;第四“决断力”。
创立恒大初期,许家印还沿袭珠岛花园项目的模式,为恒大确立了“小面积、低价格”的发展模式,同时这也是他顺应当时企业发展战略“规模取胜”而做出的决定。作为新公司恒大的首个楼盘,金碧花园“创造了广州乃至中国地产史上的一个奇迹”:当年征地、当年报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售罄、当年轰动、当年入住、当年收益。金碧花园让许家印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2004年对恒大而言是个分水岭:在之前,恒大是以规模取胜,度过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创阶段后,恒大开始走“规模+品牌”路线。当年,恒大全面实施精品战略,以召开全员精品誓师大会、推倒金碧世纪花园造价千万的不符合精品标准的中心园林为标志,确立了打造精品方针。
2006年,当他打好品牌和团队的基础,面对全国市场蓄势待发时,一线城市已是一片红海。而这一年,万科年收突破200亿元,碧桂园也达到80亿元,而恒大仅有40亿元。宏大的野心与弱小的现实,面对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许家印如何弥补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其实,恒大进军全国的土地前哨战,早已在2004年悄然打响。许家印沿袭了当年珠岛花园选择冷门地块的经验,提出“两个超前”的圈地战术:一是超前进入升值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城市;二是超前进入二三线城市升值潜力较大的区域。2007年,恒大土地储备比2006年增长了整整九倍,一举进入了全国22个二三线城市。
2008年,许家印和恒大差一点就倒下了。2008年3月,恒大地产启动了登陆港交所的路演,市场对其估值一度高达1200多亿港元。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恒大上市融资的计划被迫搁浅。看似四面楚歌,实则冷静走局。
谈判拉锯战似地持续了三个月,许家印心急如焚。为了取得郑裕彤的信任,在这三个月里,许家印每周都要和郑裕彤吃一次饭,并去郑家打牌。这番苦心并没有白费,郑裕彤成了帮助许家印渡过难关的关键人物。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等投资机构,总共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其中,郑裕彤通过旗下周大福以1.5亿美元买入恒大3.9%的股份,成为这轮私募中的领头羊。
2009年市场转暖,恒大上半年销售额便突破了百亿元,销售面积位列全国三甲,许家印借此一扫晦气,重启了上市计划。11月5日,恒大地产成功登陆港交所,当天股价大涨34%达到4.7元,郑裕彤联手国际资本投入的5.06亿美元,收获了6.6亿美元的利润,而凭借68%的持股比例,许家印以480亿港元一举成为当时的内地首富。
站在人生的巅峰上,年过五旬的许家印究竟在想什么? 2010年,恒大地产销售突破500亿元,闯进全国前五,并以831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直逼万科的841万平方米,位列第二。这一年3月,许家印斥资1亿元收购因为假球丑闻而降级的广州足球俱乐部,11月,又砸下10亿元在北京(楼盘)成立恒大文化产业集团,涉及音乐、动漫和影视等六大板块,而其中最为抢眼的是,高晓松和宋柯领衔的恒大音乐。
这一连串看似“不务正业”的投资,实则又是一条环环相扣的商业逻辑。从源头来说,进军体育与文化两大产业,其实可以追溯到恒大地产的营销手段。邀请娱乐明星助阵项目开盘,本就是恒大聚集人气的杀手锏。而2009年,出于大学时对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的崇拜情结,许家印投资2000万元组建“恒大女排”,邀得大名鼎鼎的“铁榔头”郎平执教。这一事件随即引发轰动效应,席卷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有人做过测算,如果单以广告版面计算,要达到同样的宣传效果,恒大花费至少数亿元。
2010年,恒大以1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后又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输入。雄厚资本支持下,恒大不仅在中超赛场实现“三连冠”,更是成为了横扫亚冠赛场的虎狼之师。这也印证了足球圈一句名言:“哪里有钱,哪里就有伟大的足球,这就是足球的规则。” 这一连串炫目动作和骄人成绩不禁令人担忧,恒大是否能够收回成本,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许家印曾在私下坦言:“一开始真没想到足球能赚钱。” 而许家印答案的另一面是,恒大完全有能力靠足球赚到钱。
“恒大足球”夺得亚冠杯冠军之际,“恒大冰泉”横空出世。时机选择得不可谓不精心,效果,制造得不可谓不轰动!亚冠决赛,恒大足球队悄然穿上了印有“恒大冰泉”字样的新球服,中央五台和广东卫视的比赛转播间隙,时长5秒钟的恒大冰泉广告频繁播放,而在赛后恒大集团的庆功表演上,“恒大冰泉”广告牌,成为舞台的背景,出现在最醒目的的位置。恒大冰泉从立项到面市,只经过了短短不到3个月时间,可谓突击面市。
事实上,自从恒大足球大出风头之后,许家印就一直选择隐于幕后。今年55岁的许家印1958年出生,属狗,按照黄历属相所云:“2013年年运亨通、紫气东来,凡事能逢凶化吉,得贵人相助。”而今年的恒大无论是在地产、足球,抑或是冰泉确实一路顺风顺水。虽然隐于幕后,但许家印对于恒大版图的发展仍然了然在心,据恒大矿泉水公司内部人员说,有关恒大冰泉的会议每天都会做成记录,呈交给许家印过目,而这些记录“大到品牌战略定位,小到水瓶的包装、形状”。
来源:网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