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港媒称做军工强国中国应学日本 学一招可促进大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1: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南华早报》27日报道称,据估算,2010年以来,中国已斥资1500亿元研发国产战机发动机,但为何至今仍不能为航母舰载机歼-15等战机提供国产发动机?这是中国军队目前面临的“最昂贵”问题之一。而在将“瓦良格”号航母(辽宁舰前身)从乌克兰买回来的商人徐增平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日本军工产业学习。
港媒称做军工强国中国应学日本 学一招可促进大发展 - 万达广场社区 - 72BF78C33B266715AD2C17965A7BA2E1.jpeg
资料图:俄罗斯在华展示117S发动机模型
文章称,本月早些时候,徐增平在北京表示,中国现有军工产业“自成体系、部门封闭、企业全能、产研分离”的状态,完全不能实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强军梦。报道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徐增平表示,他已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呼吁中央政府研究日本成为真正军工强国的做法。徐表示,尽管日本的大型军工企业在二战战败后遭到肢解,但日本从未丧失大规模生产武器的能力,例如三菱、川崎和富士等日企,这些企业无不拥有为日本自卫队研发军需产品的专利技术。在谈到五角大楼将舰机派到南海海域时,徐表示,这不是在喊狼来了,而是狼已经来到你家门口挑衅。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还没有建立一个战时军工生产体系。

《南华早报》援引一名在京解放军退役大校的话称,中国的国防工业曾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所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企手中。他说,“目前为止,国企几乎不可能与民企分享关键军事装备的技术和订单。这意味着中国民企仍不具备与国企竞争的基础科技,如造船和飞机设计等。”

不过,一位熟悉中国军工发展的不具名人士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高层反复强调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要加强军民融合、逐步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开放军工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军民两用和纯军用装备、技术研发制造领域,相信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国内民企中一定会出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军工企业。政府和军方需要做的就是当好裁判员和采购员,根据产品性能、质量和先进程度来判断买谁的,其他的交给市场。

来源:环球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9 00: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