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1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行加息应对内忧外患 楼市债市泡沫或被戳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4 1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央行在春节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调逆回购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变相加息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紧信号。分析认为,国内抑泡沫和去杠杆进程尚未结束,加上美国贸易保护威胁施压人民币,从而间接限制国内货币政策,致使央行急于提高政策利率。
  
2月3日,央行全面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同时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利率上调35个基点至3.1%,7天和1个月利率均上调10个基点。
  
“央行已经将调控重心转向政策利率,基准利率虽然未动,但政策利率全面上调无异于加息。”华泰证券(601688,股吧)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称。
  
事实上,央行货币政策从2016年3月以来开始逐渐收紧,兴业证券(601377,股吧)首席宏观分析师王涵此前就表示,2017年国内货币政策将继续受国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内方面,前期债市虽经历明显调整,但目前债市杠杆率仍然较高,金融体系的久期错配和加杠杆风险并未没有完全消除,同时1月商行信贷冲动较高,因此央行希望持续通过中性偏紧的政策信号防范金融风险;国外方面,年初以来在特朗普“喊话”作用下,美元出现贬值,人民币升值,同时美债收益率上升,央行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资金利率,也反映出对于利率政策为汇率政策让道的担忧可能正在发生。
  
李超认为,从宏观经济指标上看,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及国际收支尚不会导致货币政策急剧调整,但央行抑制泡沫、防风险的决心,使得债市去杠杆刻不容缓。由于春节前两周按照正常的公开市场操作仍无法满足市场的流动性要求,央行被迫使用了临时流动性便利,更加使央行确认了杠杆并没去化完成。
  
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也表示,此次央行变相加息针对的是银行间市场的某些交易行为,如债券杠杆以及表外业务,这些业务很大程度助推了从房地产到债券到期货市场的泡沫,而戳穿这些泡沫,才是“加息”的真正目标。
  
央行再次传递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紧信号,是否能够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周浩分析称,从宏观来看,无论是否进行资本管制,如果泡沫不能被有效抑制,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就会一直存在。从微观来看,春节长假期间美元指数跌0.6%左右,由于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变动很小,导致了人民币指数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人民币指数再次逼近94的关口,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在远期市场,即使在CNH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后,境内的一年远期却一直在7左右的位置徘徊,并没有出现如即期市场一样的“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盛景。他认为,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仍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

作者:庞凌子  来源:和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8 23:4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