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小小年纪为养家糊口而闯荡社会,从电器维修工做到身价上亿,从他的人生轨迹上看,曾志龙的成功故事无疑是白手起家创业励志的范例。
然而命运的改变,始于大时代的机遇,也归功于他自己的勤奋努力,他相信勤能补拙,坚信坚持不懈的力量。 (1) 第一桶金源自机遇
那一年,为了养家糊口;他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家庭生计重担。如很多人所说的一样,从0到1从来不是运气,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曾志龙也不例外。
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少年来说,他当时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许是在不幸命运的沉重压力下,让当时年幼的曾志龙更加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赚钱养家,努力学习!
其实,相比很多人来说,曾志龙的第一桶金来的还算顺利。当然这种幸运源自时代机遇,也离不开他自身的辛勤努力。
用曾志龙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只是在牛市来临的时候,用我有限的现金投资了房产,抓住机遇做出了精准的投资判断”。
这种看似轻而易举的成功“博弈”背后,却与他的多年经验积累分不开。经历了无数的职业历练,让他学到了很多。除了见识之外,更是拓展了眼界。 (二)创业是一种修行
虽然曾志龙的第一桶金来的不太费什么工夫,但是创业从来是一种修行。而要修行,何止有八十一难关要闯。
2010年,事业稍有起色的曾志龙决定来到厦门寻找继续进修并创业的机会。在房地产投资领域颇有斩获的他,自认为国内房地产开发和澳门一样,只要把握精准的投资机会就能够坐等着升值。
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差距。创业当中的沟沟坎坎那是那么容易一下子让人看明白的。
面对国内房地产开发要面对的种种问题,一边要办理各种复杂漫长的手续,一边还应付市场的激烈竞争。曾志龙有点抓瞎了:“地已经买了,钱也花了,应该怎么办?”
“硬着头皮往前冲吧!”曾志龙开始到处去找国内的地产合作商,甚至忍痛抛出了控股权的丰厚条件。但是没有想到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当时他的信心跌倒了谷底。
曾志龙一直强调自己欣赏的企业家是史玉柱。欣赏他即便从高处跌落,不得不蛰伏多年,仍不忘重新崛起的决心和勇气。在史玉柱看来,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是他能爬得多高,而是在跌落谷底后,能否绝地反击,能反弹多高。
这是他对史玉柱的评价,其实这也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进退两难之际,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合作者其他人身上,不如自己想办法打开局面。”曾志龙相信自己,也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既然合作商难找行不通,那就换另一条路走走看吧。俗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在一条路上吊死。
决心一下,曾志龙不去找合作商了,每天开始翻阅各种相关的书籍和材料,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请教,四处考察、拜访、学习。他发现:住宅开发其实大同小异,除了房地产的核心优势即地段之外,最有含金量的就是质量和附加价值。
那么附加价值是什么呢?福建沿海,处于印度洋和亚欧大陆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那么项目地下会不会有温泉呢?有了这个灵感后,曾志龙立马去打听,果然离项目不远处就有温泉眼。
然后是机缘巧合,也是资源整合。温泉入户的概念,让曾志龙厦门项目起死回生,并且溢价找到了合作方,后续楼盘开盘后更是异常火爆。危机渡过后,曾志龙迎来了事业的升华。这次曾志龙到厦门投资房地产,打造出了一个当地房地产业界的标杆,为其麾下的旗舰企业中澳金控集团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而后几年,凭借着自身的独到商业眼光和丰富阅历,曾志龙的“商业版图”不断拓展,从房地产开发、金融资本、旅游到文化、教育、酒店等诸多领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壮大。如今,他已出任中澳金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澳门城市大学校董、厦门朗豪酒店执行董事等多家机构负责人。
(三)慈善是一种态度
从无到有,从白手起家创业到如今,二十年时间里,曾志龙除了建立自己的商业版图,还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颗感恩热忱之心。
据统计,从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一年期间,曾志龙光在现金以及其他相关的捐赠部分就已超过2300万元。
在曾志龙看来:慈善既是一种 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反馈社会的意愿,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慈善不分大小,不分先后,也无需攀比。拥有一颗做慈善的热忱之心,愿意积极奉献社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养父养母在世时都是小学教师,他们一生都勤勤恳恳奋斗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受养父母的潜移默化影响,曾志龙坦言,希望能继承他们的心愿,身体力行为教育,为文化建设出一份力,做更多的贡献。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曾志龙想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希望能让更多人避免他的不幸。他因年少时迫于生计,在应该读书的年纪没能完成学业。因此,他更好地发展教育,为更多希望求学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
同样,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曾志龙也非常愿意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帮助,愿意和青年创业者分享这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也愿意为青年志愿者提供资金支持。
曾志龙表示:“经过我们团队筛选过的具有潜力的项目,我将会为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
结束语:从一无所有到身价上亿,这当中既有时代机遇,也离不开曾志龙自身的勤奋努力。如今,功成名就后,他却更愿意归零重新出发,突破以往的成功,实现新的自我价值飞跃。而这种价值飞跃就是反馈社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来源:大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