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3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民俗]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0: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或七姐诞。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96052902,1187800331&fm=173&s=B59AA777468442E30AFDB1670300A060&w=640&.jpg
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会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原本以少女乞巧为传统的七夕节,逐渐被多情的中国人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69589738,1236524076&fm=173&s=F517713B5C11E9925EB14AE203001025&w=598&.jpg
七夕民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50365779,1199928602&fm=173&s=0181BF555532E5CE0005587203005070&w=402&.jpg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68848430,1178749385&fm=173&s=B5BA7F951B536ECC10E1297603008072&w=339&.jpg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种生求子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75944632,1205841672&fm=173&s=F2ACBE46C91143CC504DBB6A0300707F&w=246&.jpg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古时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晒书晒衣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58667110,1245736841&fm=173&s=54BB3FD519536CCC5E99607303001062&w=407&.jpg
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盛行。
  
吃巧果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63816875,1196338485&fm=173&s=E662A2F542300BAF7C09394D03007072&w=393&.jpg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拜织女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33206467,1208014515&fm=173&s=E7D933D54953ECCE48B1607103001072&w=474&.jpg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46539353,1236233654&fm=173&s=7DAAAF555173CFDC5B00646603005068&w=412&.jpg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染指甲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78009279,1250523059&fm=173&s=FDEABF570D0244DE54C8F56203007071&w=408&.jpg
染指甲系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州两地,也有此风。用花草染指甲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妇女洗发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83159044,1201124703&fm=173&s=70A8BF57555363C050DF146E0300C078&w=500&.jpg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姐诞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58785320,1213927585&fm=173&s=158ABF5F6D1147CC52C0747603007078&w=470&.jpg
广州旧时过乞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

七夕最美诗词
七夕 ,女儿乞巧,佳期如梦 - 万达广场社区 - u=2934411596,1226730467&fm=173&s=5522965456A0C35D1A2A7F960300E08A&w=640&.jpg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9-27 20: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