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时,是为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是为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
獭祭鱼,獭为水獭,也名水狗,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往往吃两口就扔于岸上,古人认为是以鱼祭水。 二候候雁北
雨水后五日,"候雁北",雁为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即刻北飞。 三候草木萌动
再五日,雨媚风娇,草长莺飞。 雨水习俗
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过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礼物,如罐罐肉、椅子等,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没怀孕过的妇女,母亲会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撞拜骑
在川西民间,雨水节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
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牵着年幼的儿女,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不管男女老少,就拦住对方,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
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的成长。这在农村比较流行。 占稻色
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通过爆出的糯米花多少,来看“成色”的好坏。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涨。 接寿
雨水节气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接寿,则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
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这称为“接寿”。
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砂锅炖了猪脚、雪山大豆和海带,再用红纸和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大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 拉保保
以前人们都有为儿女求神问卦的习惯,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如果一般,则需要找个干爹,以便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
于是便有了雨水节拉保保的活动。保保是四川方言,意为为了保佑小孩儿长大,找命好的人做干爹干妈。所以单叫干爹(保爷、保爹)、干妈(保娘,需未婚者),也叫保保。此举一年复一年,久而成为一方之俗。
雨水诗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 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