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名称书 殊今异古——石鼓文的创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7: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鼓自唐初出土后,便深受学人的关注和重视,文人讴歌之;考古学家、史学家训诂、考释之;明君帝王珍爱之;历代名家对《石鼓文》怀抱崇敬之心倾心学习研究,发掘其多方价值。
以名称书 殊今异古——石鼓文的创临 - 万达广场社区 - MAIN201803200900000550273618423.jpg
吴昌硕 通临《石鼓文》十条屏 个簃艺术馆藏

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历代书法家研究临摹之鉴赏之。而从清末民初至今百余年来的书画艺术圈,说起《石鼓文》,牢牢地跟一个人的名字捆绑在一起,他就是吴昌硕。自吴昌硕一出,就成为《石鼓文》的代名词,两者之间甚至可以划等号。《石鼓文》成全了吴昌硕,而吴昌硕将《石鼓文》发扬光大。从表面上来看,吴昌硕《石鼓文》是以临摹形式出现的,但很少有人以临摹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作的《石鼓文》,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有凭据的创作,是吴昌硕对《石鼓文》独到的理解,与其说临,不如说创。

本期,我们从石鼓文的书写风格、吴昌硕与石鼓文,以及近现代文人学士对石鼓文的摹写这几个方面,来感受张怀瓘在《书断》中所赞叹的“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苍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之美。

原标题:以名称书 殊今异古

俞越

来源:美术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7 00: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