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苦之途,修心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6 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出家,选择了一条不同的生活道路,也遭遇了各种被解释,语法是这样的:“不就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了预设的答案,反而没人真想听当事人的话,因此很长时间只有保持沉默。其实,人的心路就像静静流淌的河流,有自己一贯的趋向,中途虽有礁石浅滩,还是会一直走向该去的地方……

一个晴朗的早晨,漫步在整洁的水库大堤上,冷风吹来,很多记忆随之被唤醒,看看冬季晨练的人们,也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内蒙古呼和浩特冬季,记忆中最深的就是早晨夹着细沙的寒风,打得脸生疼,到了幼儿园,半夜因为胸闷难受睡不着,感觉坐起来会好些,夜班老师尽职尽责地出现了,施展一指禅点向额头,我随着倒下装睡,心里说:能不能让我自己待会儿啊。

学生时代的清晨印象是延伸的路,那时天不亮就起来跑步,坚持了好几年,高中和大学还进了校运动队,可是到了大三体检时,因为心跳太弱、心律不齐种种因素,被告知不用上体育课了。

如果把观察身心,然后寻找各种方法理论来调整其状态作为修行的开始,那我从小就开始了,最初只是为了摆脱身体的各种不适。

1.独坐静心

大概还没上学时得了百日咳,每年冬天都要猛咳两三个月,很多漫长的夜晚,独自“静坐”,看着熟睡中的家人,努力用调整呼吸的方式控制嗓子的感觉,延长爆发咳嗽的时间间隔。长期剧咳带来的头痛和呕吐,能让人对佛法中的“苦观”和“不净观”沉淀出一定的体会。父母到处去找“特效药”,我也每次都满怀希望地服下,苦胆都吃了很多,还是没用,这种状况持续到了20多岁,竟然在两三天内痊愈了,痊愈的方式类似于内观禅修的治病方式。从那时候起,我就坚信一定有种启发人身心健康的特别方法,最终找到了佛法。

真要感恩父母,他们在维持孩子正常生命秩序的基础上,给了我选择的权利,没有过度输液,免疫系统比较正常,近两年重病时还能自己调节。

独坐静心,可以听收音机,也可以下载有声读物听,能增长很多知识。即使不做什么,静静地坐在那里也是一种享受,白天的事情会浮现出来,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会冒出来,没有了外界的压力,对人和事会看得更全面、更清晰。

在同龄人有趣的生活边,我一直忙着寻找各种方法理论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果体育锻炼是好办法,用佛法来调整心理从而影响身体也很正常。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中蕴含的道理极其深广,中华文明深受其影响,很多日常用语,比如“解释”、“真理”、“绝对”、“律师”、“世界”、“刹那”等等都源于佛教。

佛法并非是被鬼神教和邪教所利用和宣传的那种样子,唐代时很多僧人都是饱学之士,能被当时的主流阶层尊重,说明真正的佛法典籍中有很多优秀的理论和可以实践的方法。现在这个时代,各种西方哲学体系层出不穷,魔幻电影、编造的种种鬼怪传说充斥着屏幕,大家津津乐道,甚至去观看欣赏,为什么不能研究一下在我们华夏大地上已经流传千年、出现过很多博学智士的佛教文化呢!

2.直面缺憾

祥林嫂到庙里捐门槛的故事代表了民间想法,认为佛法是宿命论。真正的佛法是积极的,正因为无常,所以一切苦都可以改变。

佛法讲五戒十善,通过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善生命和生存环境,使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佛法中的“善”不是妇人之仁,是有智慧的“善”,着重于提升生命的层次。

有句俗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是一种吸引法则,当一个人善良有智慧时,他会跟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当一个人没有自制力,做坏事、喜欢撒谎时,只有跟自己同样的人在一起才感到心安理得,说谎杀生的圈子不会珍惜生命,久而久之,自然会威胁到圈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佛法讲的五戒十善更科学。

佛法让人看清自己,研究生命真相,不是向外寻找一个救世主,明朝重要思想家袁了凡(1533-1606)有真实体验,并把改变命运的体会写在了《了凡四训》中。

病苦虽然不幸,但引导着我找到了佛法。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极端内向、胆小刻板的人,如果没有佛法的无常观,很可能会陷入宿命论,佛法教给我努力去直面人生的挑战,而不是陷入怨天尤人。

佛陀在《阿含经》中告诫弟子:“比丘们!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种苦痛,甚至于有致命之虞时,心里禁不住生起悲伤忧愁、痛苦怨叹,继而愤怒迷乱而失去理智。这时,身体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两者会交相增长蔓延。这种情形,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接着马上又中了第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双重痛苦。”这第二支箭就是随不幸的遭遇而升起的负面情绪,生命之旅时谁能无憾,好好保护自己别受第二支箭。

3.看清因缘无常

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独立存在,在佛法中的解释就是众缘和合,但是单纯的感情、无染的幸福,看上去似乎那么美好,如白雪一般晶莹美丽。

最近IT界的精英都在感慨,一位中兴公司(曾在华为工作)程序员因为解聘而自杀,如果让外卖小哥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外卖小哥没有中产阶层所习惯的朋友圈子,没有令人羡慕的娇妻幼子,这些幸福都需要沉甸甸的工资袋来维持,工资没有了,怎么去面对熟悉而深情期待的目光!多少自杀精英的背后都有同样脆弱的“幸福之家”。物质、感情等等的“幸福”,都会随岁月而变化,都需要各种因素才能维持,看不清这一点,对“幸福”追求得越苦,依赖的越深,当无常来临时,无法承受的心就越容易像玻璃一样,瞬间崩溃。

极度痛苦时,很多人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把我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佛法中说的很清楚:来到这个世界的主要原因是自己要来,选择了有共业的父母,与很多中阴身竞争胜出,得以投胎。随口说出的“不怕死”是不懂死亡的真实含义,更多时候包含着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不满。真正不怕死的人往往更懂得生活,一期一会的因缘当然要好好珍惜。不好好生活,俗称“不作不死”,承担不了自己的人生,还连累亲人,死亡真正来临时,不见得会胸怀坦荡。

人能活着,离不开无形的空气,每天都能看到的阳光,昼夜的变化,这些生命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以及父母的付出,往往因为容易得到而被忽略。忘记根本去追求幸福,等于忽略了生命的立足点,越走越远越脆弱。

佛法讲众缘和合,事物都由各种因缘聚合而发生,少了一个必要条件,这件事情就会结束,真看清这一点的人,反而容易理智地生活,懂得感恩。

珍惜一期一会的因缘,直面缺憾,看清无常,这是病苦人生的最深体悟。

本文来源:朗观法师 作者:大象佛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30 11:0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