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团:下一个“亚马逊”,还是下一个“乐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4 16: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团:下一个“亚马逊”,还是下一个“乐视”?

乔志峰

近日,无锡市工商局陆续接到了大量无锡市商户递交的举报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商户因上线“滴滴”外卖而被“美团”外卖等平台强制下线。接到举报以后,无锡市工商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展开调查,在清明假期期间走访了三十家被下线商户,收集了相关证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美团外卖等平台已经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经营行为。(4月11日中国新闻网、江南晚报)

​4月1日,滴滴外卖业务试运营,无锡成为滴滴外卖的第一站。试运营3天后,滴滴表示在当地外卖市场份额已达到1/3。4月10日,滴滴外卖公布在无锡正式上线首日的成绩单,日订单超过33.4万,居无锡市场份额第一。
美团:下一个“亚马逊”,还是下一个“乐视”? - 万达广场社区 - 719C45DDC95A84B5A5A99F4D29A624F44DFA69E9_size17_w448_h292.jpeg
​美团偷袭珍珠港,滴滴登陆诺曼底

商业竞争,无处不在。此前,美团高调进军出行领域,上海一战先声夺人,有点当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味道,但似乎并没有外界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除了高额补贴引发的外牌和**问题,更是频频被政府部门约谈要求整改;现在,滴滴开始做外卖了,并且一开始便咄咄逼人,短短九天便拿下无锡,大有登陆诺曼底之势。

外卖可是美团“起家”的地方,如此被人“欺负”,怎一个郁闷了得。于是乎,采取一些强硬手段遏制对手扩张,就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却不料现在的外卖商户并不甘心被某个平台所“绑架”,这不还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呢,于是愤而举报,引来了监管之手。

正如无锡市工商局副局长苏益玲所说,无论是传统市场领域还是新兴互联网市场,竞争都应该是自由、平等、充分的。任何迫使商户在外卖服务平台之间做排他性选择的行为都严重侵害了商户的自主经营权,外卖服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通过创新经营模式、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消费体验等方式取得消费者的认同,赢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

无锡市场失守,想必让美团感受到了深深的压力和危机。实际上,作为外卖行业的“老牌企业”,美团并未像滴滴在出行市场一样占据绝对优势。老对手饿了么一直未曾甩开,并且最近还被阿里收购,实力大增。再加上新对手滴滴加入战团,当真是兵临城下、压力山大。这其实并不奇怪,外卖行业本身,就并不具备天然的壁垒,随时都会迎来变数。更何况,原本在“运人”方面做得非常成熟的滴滴,再来进入“运物”业务,当然轻车熟路、驾轻就熟,发展势头迅猛原本在意料之中。
美团:下一个“亚马逊”,还是下一个“乐视”? - 万达广场社区 - 74E707241BB8D50DBA50BCF9BE55C2F7F6083EBE_size23_w517_h300.jpeg
​四处扩张强悍外表下的苦衷有谁懂?

其实,美团这些年来还真没有闲着,一直在寻求突破,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开辟新业务上,都有动作。在做打车之前,美团已经做过团购、酒旅、外卖甚至共享充电宝等众多业务。可令人尴尬的是,似乎没有一个业务形成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更遑论市场壁垒。而其不停动作“四处出击”的做法,还引发一些质疑——是否过于“冒进”?是否有点“欠缺章法”?

实际上,美团之所以患上“多动症”,并非毫无来由,而是自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团购没挣到钱,作为主业的外卖更是不停烧钱,而旅游也被携程和飞猪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再不开辟新业务,还能怎么办呢?毕竟资本的耐心是有限的。“吃喝玩乐与出行有天然紧密场景和流量互通”,就成了一个看起来很美、听起来颇有几分诱人的商业逻辑。

“当你关注所有垂直类别时,它们或多或少地拥有相同的用户群体。”美团王兴曾慷慨激昂地说,“谁想出去吃饭,谁需要订餐,谁需要看电影,谁想要旅行,谁想要租车?客户群体是同样的。”可是,这样的场景故事真的成立吗?吃喝玩乐的人群与出行的人群本质上是有差异的,场景也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很多人习惯在一个地方逛累了再搜附近吃饭的地方,很多时候都是提前订好餐厅买好电影票到了时间再去打车,场景之间所谓的无缝,实际缝隙大到超过从携程到京东的距离。想当然的结果,必然是在市场上碰壁,甚至拖累了投资者。
美团:下一个“亚马逊”,还是下一个“乐视”? - 万达广场社区 - EB96B80269E9A54D91D636389769D0AFC707DFFD_size68_w690_h390.jpeg
​新希望掩盖旧伤口,美团重走乐视老路?

总有新业务、总能制造“新希望”,掩盖还在流血的旧伤口,固然可以不断地制造新闻、招徕资本市场的眼球。可不停扩张,看似咄咄逼人,却给本来就不那么强大的“心脏”制造了更大压力,隐患更多。

不说别的,且看资金层面。有人算了一笔账:根据之前美团官方公布和权威媒体报道,美团的资金储备为7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2017年5月公布的30亿美金到2017年10月宣布融资40亿美元的总和,除去在外卖战场上烧的钱,账上实际上可能只有63亿美元。再除去在国外的投资以及收购摩拜,账上可能只剩下了44亿美元。更何况,摩拜还有十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呢。这笔账算得是否完全准确,或许还不一定。但美团资金并不那么充裕,起码还没充裕到可以随心所欲烧钱的程度,想必谁都不会否认吧。

再来看看美团在外卖、打车、单车等重点战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饿了么的“老板”阿里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滴滴打车估值560亿美元,现金储备超过120亿美元。这仗还能打吗?怎么打?更何况,人家还都在相应领域深耕多年,在产品技术运营能力等方面也都不是吃素的。别说采取发放大量补贴等无序的市场竞争手段烧钱,无法真正在市场上立足,即便竞争比的就是烧钱,美团真烧得起吗?

美团要成为能够“购买服务”的亚马逊,这一说法曾一度被人津津乐道。只不过,说归说,跟现实是两回事。最起码,迄今为止美团似乎并无哪项业务模式是完全独创的并获得商业意义上成功的,而更像是模仿。美团今天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由自主让人想起了另一家大名鼎鼎的企业——乐视。想当年,乐视做影视版权起家之后,那叫一个活跃,不停四面出击,摊子越铺越大,树敌越来越多,最终落到如今这般田地,坑惨了一众股民和投资人。美团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将来是会成为下一个亚马逊,还是成为下一个乐视?成为后者的风险,或许更大一点。
美团:下一个“亚马逊”,还是下一个“乐视”? - 万达广场社区 - 85470F4A0D9903B11D6C111DB67529A55D27D418_size70_w1080_h811.jpeg
来源:乔志峰  凤凰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8 10: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