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工笔画创新的新可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4 13: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岭南画院主办、岭南美术馆承办的“以西养中——‘反观工笔’中国当代工笔画第二届学术邀请展”近日在岭南美术馆开幕。该展览以探讨中国工笔画复兴潮流中“以西养中”为核心,试图带领观众领略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并从中西融合的角度反观中国当代工笔画发展与创作的问题。

岭南地区文脉悠远,绘画名家辈出,又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碰撞之地,在这里反观工笔,思考西方现代哲学与艺术思想如何影响传统工笔画,对于中国工笔画在当代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杨小彦说:“在工笔领域,画家们的工作是认真的,认真地构思、认真地造型、认真地描绘、认真地敷色,他们已经习惯于一种细致的工作方式,而不会胡乱涂抹。今天,当写意过度泛滥之时,到处都有现场挥毫的表演,工笔画以及由此而伴随的严谨态度则提醒我们,艺术本身就是一项必须认真对待的事业。从这一点看,工笔本身的确存在着诸多的可能性。”
探索工笔画创新的新可能 - 万达广场社区 - MAIN201805040847000349713741037.jpg
苗女(工笔)
“‘反观工笔’第一届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于2014年成功举办,得到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与反响。本次学术邀请展览延续首次开创的展览定位,注重以学术方法总结近代工笔画的发展脉络,举办学术研讨会专题讨论影响当代工笔画创作和发展的西方观念,以此反观当代工笔画。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鹏对展览的关键词做了详实的解释:“一是‘反观’,二是‘以西养中’。”前者强调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上对“工笔画”及其相关问题重新认知。目前以“中西”为话题的展览很多,但其理论精华在于“养”,以西方的绘画元素和理念来“养”中国工笔画的形式与内容,从而激活更具深度的思考,这就是后者的立意所在。

参与此次展览的29位艺术家在绘画时使用的风格与技法各异,但都有完成工笔画所必需的工匠精神。据张鹏介绍,他们多是近几年活跃在工笔画坛,并在继承学院精神基础上有所创新的青年艺术家。他们的绘画风格各异,但都在坚持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呈现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每位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已构成可独立研究的对象。此次展览也为他们提供了深入交流与学习平台。

展览的另一位策展人陈国辉认为:“‘以西养中’的工笔画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工笔画上可以简单照搬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不代表传统的中国绘画可以在纷繁复杂的西方艺术形式中迷失自我。我们必须找出对工笔画进行中西融合的最适合的文化维度:在横向上,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世界人民逐渐接受和认可中国当代工笔画创作的探索与实践;在纵向上,要在悠久历史的演进中将中国当代工笔画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惟其如此,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工笔画创新的新形式、新经验。”

原标题:探索工笔画创新的新可能

叶小丹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1 12: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