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5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拍场“老面孔”与投资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香港艺术品2018年春拍首轮拍卖落幕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在沉寂了一个多月之后,迎来了新的生机。近日,广州华艺国际春拍和北京匡时迎春拍卖会相继举行,数千件艺术品有了新的价值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专场中,不少“老面孔”拍品重复上拍。这一现象也引来业内人士关注,尤其是一些名家作品重复上拍后的市场表现,颇值得探讨和思考。

笔者注意到,在一些拍卖专场的成交额前几名中,绝大多数被“老面孔”拍品所占据。如在北京匡时迎春拍卖会上位居中国书画专场成交额前列的就有张大千的《报春图》和谢稚柳的《松鹰图》;再如广州华艺国际2018春拍推出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共推出85件拍品,成交率88.24%,位居专场成交额前五位的拍品中,张大千的《溪桥晚色图》《松下观瀑》、徐悲鸿的《英雄独立》、吴昌硕的《六清图》,分列1、2、4、5位。这些作品在近几年间均有成交数据可查。如《溪桥晚色图》就曾在北京保利2011春拍中拍出3910万元高价,此番时隔七年之后再度见诸拍场,并最终以5934万元成交。从投资角度讲,这样的回报不可算不丰厚。

不过,并非名家所有的作品重复上拍都能收到良好的预期。如谢稚柳的《松鹰图》,在2013年的北京匡时秋拍中以34.5万元成交,而五年后再度上拍,成交价仅为36.8万元。五年间只增加了2万多元,如果考虑到利息、佣金和货币贬值等因素,这样的投资回报已属亏损。无独有偶,华艺国际拍卖的徐悲鸿的《英雄独立》,则令人“瞠目结舌”。该作品曾经在2016年的北京匡时春拍中成交价为920万元,而此次拍卖给出的估价仅为550万元—750万元,最终成交价只有632.5万元。两年时间竟折价三成多。从这两则案例来看,艺术品投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藏家该如何操作?有业界人士指出,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长期投资保值属性十分突出,尤其对稀缺珍品而言;而短期内虽然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需承担高概率损失的可能。由于艺术品市场交易佣金较高,一般在15%左右,加上艺术品保管费用、经济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中短期频繁交易风险较大,保值增值效果较差。

原标题:拍场“老面孔”与投资的策略

王国良

来源:石家庄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28 06:4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