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用药要注意这8个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4: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因治疗需要而使用药物时,应考虑其生理特点、组织结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宜单纯按体重差异将成人的用药经验类推到小儿。药物应用于人体后,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机体,到最后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一般需要经过吸收(即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分布(即药物随血液转运至全身的组织细胞内)、代谢(即经机体的特殊反应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改变)和排泄(即药物排出体外)几个步骤,在这些过程中儿童都或多或少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儿童用药有其特殊性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儿童用药要注意这8个原则 - 万达广场社区 - 93f5c8f160764405b0363fcb714b6230.jpg
1明确诊断、全盘考虑

治疗之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保证药物选择的准确性,这是合理治疗的前提。根据病情决定如何用药,尤其要考虑到小儿的用药特点及剂量。如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应用麻黄素、肾上腺素类药物解除哮喘,但对患有心脏病的孩子就不能用,因为这类药物可使心跳明显加快,对心脏不利;又如患小儿感冒时,尽管氨咖黄敏胶囊(速效感冒胶囊中的一种)疗效快、服用方便,但婴幼儿神经系统、肝脏发育尚不完全,用此类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因此在选用药物时既要考虑疾病的需要,又要考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不利因素。

2 选用疗效确切的成熟药物

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轻信广告药品,不要图新药、贵药,因为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临床调查研究,尽管新药上市前都做了如对胎儿的影响、致癌、致畸、依赖性、抗原性的研究,但由于使用时间的局限,仍不能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再出现新的不良反应。如非那西汀在应用几十年后,才发现长期应用可致肾乳头坏死甚至肾盂癌的毒性反应。

3 要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

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口服还是注射);药物联用的相互影响(用药尽量少而精,尤其要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4 选安全性高的药物

小儿用药除了要求疗效好、见效快,更重要的还应确保药物的安全性。相对成人而言,小儿用药在这方面要求非常高,应慎重用药。在临床上虽然有很多药物疗效很好,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或者对小儿有特殊的毒副作用,儿科就不能用,如喹诺酮类药物是疗效很好的抗菌药,但因其可能导致小儿骨关节损害,故不能使用。另外,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5 科学制定剂量和疗程

用药剂量是在科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的,兼顾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用药疗程的长短主要是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以及疾病的轻、重、急、慢等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若剂量小、疗程短则达不到预期疗效,易复发;若剂量大、疗程过长,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副作用和生理功能的损害。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推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另外,小儿病情变化快,要随时观察以决定是否要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以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6 提高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这对小儿非常重要。对于口服药尽可能选择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剂型。婴儿多选用颗粒剂、口服液等,还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小儿口味、颜色及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的次数。对于年长儿多做诱导工作,尽可能让其主动接受治疗,达到提高依从性的目的。

7 尽量简便

因为孩子用药的依从性差,很多药物又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对于儿童来说用药的种类不宜多,在选择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用药的同时,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8 遵医嘱

儿童用药,要把握的关键是科学合理,不能盲目用药。在用药时,既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用药,不随意地增减药量,同时在此基础上也要谨遵医生嘱咐。如发现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严重者及时就医。

本文来源:中国医药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29 03: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