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3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溺爱 孩子家长都受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7 16: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溺爱就是害孩子,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像洪水一样泛滥,将直接摧残其身心健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不同家长对孩子溺爱的方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类。
溺爱 孩子家长都受伤 - 万达广场社区 - cf1e47cb06114ddfb6a46c707ae803a6.jpg
第一类:轻易满足,不懂珍惜。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满足一切要求,导致孩子对父母索取无度。当父母不能满足需求时,孩子就认为父母不再爱他了,可能心生怨恨,养成说话做事不懂让步、性格骄横、目中无人等不良性格。

第二类:孩子做什么都对,不辨是非。孩子明明犯错,家长明知孩子有问题,却不肯承认,也不批评教育,导致孩子没有是非观。

第三类:包办代替,缺乏责任心。不管孩子多大,家长总把他当作长不大的孩子,包办代替。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导致其缺乏责任心,依赖他人。长此以往,长大后很可能变成“巨婴”。

第四类:当面袒护,仗势欺人。“熊孩子”背后都有个“熊家长”,而“熊家长”以前很可能就是“熊孩子”。有的家长本身在成长过程中就缺乏规则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蛮不讲理。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印刻在孩子心里,长此以往,孩子也会仗势欺人。

为什么不少家长明知溺爱的坏处,还依然故我?熊丙奇表示,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少家长功利地看待孩子成长,给其输入很多错误的价值观。比如,父母把孩子作为攀比工具,孩子也会养成比较心态。国外父母赞美孩子时,不会强调漂亮或聪明,更在意后天的努力。不同价值观的输入,孩子的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也大不同。另外,我国父母与孩子大多是人身依附关系,这就导致父母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操心过度。实际上,父母与孩子应该是成年公民与未成年公民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责任就是监护其成长为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合格社会人,绝不应该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否则家庭问题将蔓延成社会问题。

熊丙奇指出,解决溺爱问题最重要的是明确家长的职责,回归家庭教育本身。家长应教育孩子成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改善亲子关系,以身作则。

本文来源:生命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15 11: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