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493|回复: 0

胡同里满目雕梁画栋还是北京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1 17:47 |阅读模式
《导则》中的图例,形象直观。街门过度采用苏式彩画进行装饰,色彩不符合老北京的风貌特征。

千百年的沉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底蕴深厚、独一无二的北京城。为了体现首都风范、强化古都风韵、展现时代风貌,昨天,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在其官网上公示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旨在从技术上规范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在风貌保护与更新中的“宜”与“忌”,使街区在具体规划、设计及建设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对于这个《导则》出台的意义和背景,记者采访了《导则》的主要起草者之一北京工业大学惠晓曦老师。
10107152982989002685.jpg
“北京老城整体风貌,在历史上特色非常鲜明,而且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色彩,大部分是灰色的,中间点缀一些金和红。因为明清时期只有皇家建筑才能大面积用‘金’、用‘红’,但毕竟皇家建筑只是相对少数,就中间一点点,点缀在里面,这是老北京城市建筑的历史内涵和韵律,有一个整体设计在里面。如果建筑都变成了金色、红色,那就不是北京的传统样貌了,北京不长这个样儿。”

但现在一些采用传统样式的建筑,特别是某些商业建筑,会在屋顶、门头上大面积使用金色琉璃瓦,这就和北京老城的传统建筑风貌有比较大的差异。
那过去人们喜欢设计得好看一些的门,怎么办?“可以在自己家里面用。垂花门装饰性最强,很好看,所以,过去很多人家把垂花门用作四合院的二门。但没有用垂花门做大门的,更不会出现在街面上。现在一些建筑把垂花门用作大门的形式,就会出现不太协调的感觉,有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内衣外穿。苏式彩画也是一样,很漂亮,一般用在园林建筑里面,比如颐和园的长廊,上面有花鸟人物、故事情节……但这种比较轻巧、活泼的形式过去一般不会用在街面上。有些对历史、文化的误解和误用,会让人产生错误的印象,不讲规则的重建改造,把北京胡同的历史风貌也被破坏了。”惠老师对这种现象深感无奈。

“现在,去草厂一带转,老门楼比较多,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百姓家的门扉多是黑色或黑红相间的,很雅致,很漂亮。如果花哨了,反而给人一种比较轻佻的感觉。其实中国古人是尚黑的,古时有些皇帝的礼服也采用黑色。现在有人说黑色丧气,实际上不是,中国传统的丧礼采用的是白色。”

“在历史文化街区里面,应该最大程度保持历史的原貌,让人能看到老北京风貌的延续,这里面有几百年形成的积淀在里面,我们能看到过去的影子,和过去对话,不能一进去,看的都是假古董,就像有现代人‘创造’古代的文物,唐代的壶,装了一个汉代的把手,弄个明代的盖儿给它盖上,这一看就是主观臆造的东西,是个假的东西。如果街区里全是这种东西,它还能称之为历史文化街区吗?”惠老师说,这是一种很痛心的感受,这些对于真实历史的认知,对于国民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的提升,也是有负面影响的。

但现在,部分四合院在进行修缮或翻建时,出于增加使用面积等方面的考虑,把厢房、耳房建的与正房一样高。“第一,它看着不协调;第二,是对传统风貌的破坏。特别是有保护价值的院落,应该按照它的原貌去修,把它原貌改了,就不能称之为历史建筑了,就没有历史价值了。”惠老师每当看到这种情况,都忍不住评说几句。

现代人不能忘掉历史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传统文化,开始喜欢在胡同、四合院里居住,但是更多的人需要知道,胡同、四合院的修缮和改善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照导则里说明的技术要求来做。

“其实,这也是导则出台的目的。”惠老师说,“导则出台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加强保护,值得保护的东西要做到应保尽保,并让人知道保护的规范做法,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合理的保护和修缮。第二是规范更新,的确有改善需求的,知道怎样改造和整治才能不破坏风貌,或者说知道怎么做,才能尊重和延续街区的历史文脉。”

即使如此,惠老师仍然认为,保护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是现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一个城市,我们不能让自己和后人,把北京原有的文化都忘了。”惠老师这样说。(李海霞)

原标题:胡同里满目雕梁画栋还是北京吗

来源:北京晚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3-28 22:3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