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7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加抚养“宝宝”个税专项抵扣 切中现实痛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养娃不易,也需政策给力。

今年的全国“两会”,“幼有所育”问题引发了多轮讨论。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发改委答记者问,萌宝们成了“两会”屡屡被提及的“最小场外嘉宾”。

民盟中央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针对社会上“生得起,养不起”的顾虑,就建议加大个税优惠力度,增加0至3周岁子女抚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无独有偶,3月5日,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在答记者问时,也提到要落实育龄夫妻依法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和计划生育的免费服务,落实个税减免扣除。他还提到一个重要概念,“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按照目前的个税抵扣政策,“子女教育专项抵扣”涵盖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各阶段(从小学到博士)。其中,学前教育(即幼儿园阶段)是从3岁算起。也就是说,孩子3岁以后,父母才能享受个税抵扣的优惠政策。而补上“0至3岁”这个年龄段,则能与之衔接,让个税抵扣能覆盖抚养子女的近乎全阶段。

这绝非多余:对很多新手父母而言,0至3岁期间育儿的压力并不小。作为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我有个深切感受,那就是养娃不易。尤其是孩子3岁前,很多新手父母们心理上还在调适,各种生活压力就已经扑面而来。

每月各种账单接连袭来:奶粉、奶瓶,正餐、辅食,衣服、尿布,小车、玩具……即便我已经属于“糙养”的范畴,每个月仍需要动辄两三千元的刚性支出。

而比起经济上的重压,精力和时间上的占有也困扰着宝妈、奶爸。在孩子0至3岁之间,一天24小时几乎不能离开大人的视线。这意味着,即便一家四口“排班”照顾,也需要每个人每天付出6个小时。

我们常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固然没错,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新手父母,必然会因为养娃而牵扯精力,进而影响收入境况、职业前景和家庭地位等。养娃的确是父母的分内事,但这绝不单单是个家庭命题,更是社会命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是发自内心地抵触孩子,而是因为抗拒压力而选择不婚、不育、不生二孩。

抛开生育所涉及的人口形势、国家发展等宏观问题不谈,单从个人感受和愿望出发,生两个宝宝,让孩子相互陪伴成长,在长大之后互相照护,可能是多数家庭包括父母、祖辈在内的期盼。可育娃成本就摆在那,它最终会以经济压力的形式得以体现,并将“生娃育儿”跟“确保生活质量”置于生活天平的两端。

而通过政策倾斜,帮助年轻人度过困难阶段,既能显示政策温度,长远看,也能激发社会的活力。

就此而言,“增加0至3周岁子女抚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建议,击中了社会的痛点。

让“育儿”对应的个税抵扣项目从“3岁之后”扩展到“从出生到毕业”的全阶段,这本质上也是个税惠泽力度的扩大,既能更有力地缓解“高压”之下新手父母的生活负担,也能切中生育孩子的两大核心难题——“没人带、养不起”,让很多育龄夫妻少些后顾之忧。鉴于此,希望在未来个税政策再做调整时,能将该建议加以考虑。

思凝

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9 14:4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