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12时06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CZ-11 WEY号)在我国黄海海域实施我国首次海上发射暨“一箭七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更加安全、灵活、经济、高效的新型发射模式。 CZ-11 WEY号火箭中国首次海上发射
陆地那么大,为啥要自海上发射?
说起火箭发射,咱们的印象可能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声“点火”后,火箭带着光与火拔地而起,那么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怎么能发射火箭呢?为什么要去海面上发射火箭? CZ-11 WEY号火箭中国首次海上发射起竖演练
运载火箭发射的任务目标是将有效载荷可靠、安全、经济地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行政指挥高磊说:“与常规在陆地进行运载火箭发射不同,海上发射运载火箭具有三大优势”。
△视频:记者探访海上发射平台
一是海上发射为火箭运载能力提高提供了可行条件。一般来说,运载火箭理想的发射地点是靠近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区域。一旦我们具备了海上发射的能力,未来可以在赤道附近的海域实现火箭发射。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节省推进剂消耗量,从而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二是海上发射有利于运载火箭执行特殊轨道发射任务。目前,航天发射轨道需求越来越多样,据统计,未来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约1700颗,国外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约6200颗,不同倾角卫星并存,海上发射的特点是“广域、机动”,未来可以在我国东部、南部海域选择发射点,满足各种倾角卫星的发射需求,更可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有效助推中国航天走出国门。
三是海上发射将大幅提高火箭发射安全性。对内陆发射而言,落区安全是发射任务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落区选择不仅影响制约发射轨道设计,可能由于落区选择问题而降低火箭运载能力;而且在实际发射中,还需要对火箭助推器、一级和整流罩等分离体的实际落区进行人口疏散,确保不发生安全问题。对海上发射而言,由于远离人口稠密地区,火箭落区可选择范围很大,对火箭而言发射轨道设计更加方便,同时落区安全性也可以大幅提升。 转运火箭
运载火箭首次海上腾飞 到底牛在哪? 海上发射平台
海上发射与陆上发射差别非常大,由于火箭发射平台由陆地转移到茫茫大海上,海洋的新环境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带来了新的考验。长征十一号副总设计师管洪仁介绍说,本次任务特点是“四新”,即技术新、环境新、流程新、模式新。
首先,陆基发射台发射时不会移动, 但海上发射平台是起伏波动的, 因此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瞄准技术和动态条件下的发射技术, 来应对海水波动。 海上发射塔架
其次,对火箭的控制和监测信号在陆基发射中通过有线通信系统传输,而在海射任务中,只能通过无线传输形式来实现,这是国内首个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实施发射的型号。
再次,以往火箭的飞行安全控制需要地面人员监测和控制, 而本次任务是由火箭自身根据飞行情况,实时自主判断和实施的,这也是我国火箭实现首次自主安控。
另外,以往长十一火箭要分几个部分运往陆基靶场, 并在陆基靶场完成组装、测试,而海阳港码头没有专用火箭测试厂房,因此全箭对接、卫星对接以及测试工作只能前移至总装厂完成,由此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流程和运输模式。这是长征运载火箭首次以箭星组合体形式整体出厂,后续还能实现火箭到港后直接登船。航行到指定海域后可随时进行发射,发射场工作流程大幅缩短。此外, 在海上使用的火箭还必须适应盐雾、高湿、电磁条件复杂的海洋环境。 CZ-11 WEY号火箭涂装
看看长征十一号
运载火箭的名片吧!
向上滑动阅览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创造的11项第一
(1)我国第一型在海上发射的运载火箭
(2)我国第一型实现小时级发射的运载火箭
(3)我国第一型具备机动发射能力的运载火箭
(4)我国第一型具备长期贮存能力的运载火箭
(5)我国第一型可无依托发射的运载火箭
(6)我国第一型适应复杂发射环境的运载火箭
(7)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
(8)我国第一型采用无线测发控技术实施发射的运载火箭
(9)我国第一型采用箭上自主智能安控技术的运载火箭
(10)我国第一型以箭星组合体形式整体出厂的运载火箭
(11)我国第一型采用海上动基座瞄准技术和动态条件下全方位发射技术的运载火箭
海天相接,
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问鼎苍穹!
为中国航天加油!
编辑:单镜宇 责任编辑:文燕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央视网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