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民俗] “端午龙舟”徜徉历史长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8 18: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端午时节,龙舟竞渡。

不同以往,这个端午,申城过得很别样。

一方面,粽子、菖蒲、艾草、香囊,一个个鲜明的“端午符号”让大街小巷都浸透着传统的味道。
“端午龙舟”徜徉历史长河 - 万达广场社区 - d1a20cf431adcbef6756b64bdfeedcd9a2cc9fe7.jpeg
孙绍波/画

姚丽萍/文

一方面,垃圾分类生活新时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召唤着生态文明新境界。

端午时节,传统的继承和时尚的养成,就这样浑然天成。

粽子、菖蒲、艾草、香囊,不止是“文化符号”,也已是假日经济中的“活跃因子”——不必说老字号、网红店的粽子如何热销,不必说大大小小药店里的香囊如何抢手,单单到自家周边的菜市场里走走,两三元一枝的菖蒲艾草,哪个“马大嫂”不是人手一枝?

过端午,吃粽子、戴香囊、挂菖蒲……从舌尖、鼻尖到指尖,传统文化全方位体验,基因里的古老文化记忆全方位复苏;过一次端午,就是对中华传统的一次集体重温。在今天,这样的记忆和重温,满足了需求,拉动了消费,繁荣了市场,发展了经济。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整个中华民族都涌动着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正如诗人余光中《招魂》所言——“五月五,楚大夫……都为你而下水,满江龙船;都为你而分波,满舷长桨;都为你而悬挂,满门菖蒲。”端午时节,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充盈于天地之间,浩荡而充沛。

今年端午,与传统文化记忆并行不悖的,是一场生活新时尚的酝酿、萌发和风行。

垃圾分类,为何要成生活新时尚?新时代,推行垃圾分类,事关生态文明,事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未来已来,要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发动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一起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上海,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自然也要率先引领。即将于7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适应了依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水平、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需要。这部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完善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有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更加美丽的生态之城;有助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展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文明形象,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创造有利条件。

舆论评价,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是环保必需,更是生活方式、社会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日本、德国等国家生活垃圾精细化治理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因此,中国要建立和推行生活垃圾全程管理制度,也必然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上海,如何面对这场变革?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决定了上海决不会因循守旧墨守陈规,而是以“排头兵”、“先行者”的心态和姿态参与变革,迎接生活新时尚。

端午时节,继承传统文化,是为了,不忘过往;推行生活新时尚,是为了,面向未来。

一个民族有生命力,文明和文化不断流,就在于有历史、有未来、有记忆、有憧憬;5000年中华文明,从未断流,就在于中华民族不忘过往不惧未来,即便有风浪,“端午龙舟”历尽劫波,总能以竞渡的姿态徜徉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上——世界可以看到,这样的姿态,适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

来源: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9-26 13: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