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减贫奇迹、“嫦娥四号”登月、北京世园会……为期3天的北京中考落幕,今年的中考各科试卷热词不断,京味儿浓郁。例如昨日上午的生物考试,北京电视台在国内首次推出新闻手语播报、北京市市花月季的育种过程等都成了试题素材。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总的来看,今年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考查学科思维方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昨日下午4点,2019年北京中考最后一科地理考试结束。北京文汇中学考点,一名考生收到了父母送来的鲜花。
家长带薯片等零食奖励考生
除了为孩子庆祝,家长们也不忘为老师送上感恩和祝福。朱女士特意准备了一大束康乃馨,让女儿送给陪考的班主任老师。她表示,考试这三天,老师早来晚走,给孩子加油鼓劲儿,解答家长的各种问题。“很幸运能碰上这样负责的老师,所以希望能表达一下感谢。”
试题素材紧贴实际生活
以化学试题为例,有大量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科学技术的内容,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题相融合,最典型的第13题,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以垃圾分类知识的考查为落脚点,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上手。
北京地域文化入考题
而历史试题深入挖掘北京的地域文化资源,传播北京文化。如第34题,某历史社团开展了大西山考察活动,体现了北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增强学生对于首都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
生物 生物试题立足北京发展,创设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第17题引用古代医学典籍对莱菔子药用价值的描述,题目中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第19题介绍北京市市花月季选育和快繁的研究,体现现代科技进步,引导学生体会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物理 物理试题选材关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如第7题,以中国探月工程中“嫦娥四号”登月,“玉兔二号”巡游月球为背景,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向学生展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
化学试题还充分关注我国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第15题以光解水制氢为背景,体现我国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成就。
总分超500方可填报“校额到校”批次志愿
今年招生方式改变
据悉,自2014年起,北京市开始在中招录取批次中设置名额分配录取方式,即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给“优质高中所属初中”和“其他初中”两类群体,按照优质高中名额分配计划和初中学校分配到的名额数,再依据考生成绩和志愿进行录取。
志愿填报要拉开梯度
特长生方面,从今年起,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的学校,每一类特长生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5%,且三个类别的招生计划不可通用。
新京报记者 冯琪 冯倓秋 方怡君
原标题:中考收官 7月4日公布成绩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