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家解析早期胚胎细胞“成长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寻细胞“家族”的“族谱”,追溯它们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祖先”,对于人们了解生命起源,“追踪”疾病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景乃禾研究组与多位科学家合作,成功绘制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高精度的细胞“繁衍”三维立体时空图,为细胞家族“寻根”。该研究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这一成果或将改写细胞“家谱”,为干细胞的产生来源提供新的思路,推动干细胞治疗和相关药物筛选工作的开展。

本报讯(记者颜维琦)

生命作为自然最美的杰作,其诞生过程令人着迷。在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受精卵先发育成囊胚,再由囊胚形成外、中、内三个胚层。外胚层最终发育成机体的神经、皮肤等组织,中胚层发育成心脏、血液、肌肉和骨骼等组织,内胚层则发育成肺、肝、胰腺和肠等内脏器官。外、中、内三胚层的形成过程直接影响胎儿能否顺利从母体诞生。而这其中,细胞如何“繁衍”,如何“分化”,又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走向并不清楚,构成生命之树的每一个细胞从胚胎时期开始的成长脉络仍有待揭示。

记者了解到,景乃禾研究团队建立一种全新技术方法,他们分别选取小鼠早期胚胎中不同空间位置和不同发育时间的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成功绘制了一张同时包含时间、空间信息的高精度细胞“成长轨迹”三维立体图。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这张“百科全书式”的“成长轨迹”图追溯不同胚层细胞的“祖先”。

在一系列“追根溯源”后他们发现,原本被认为全部由上胚层发育而来的内胚层细胞,有一部分极有可能“越过”上胚层直接来自于原始内胚层,而一些特定的原本被认为沿不同分化路径而来的中胚层和外胚层细胞,则可能有着共同的“前身”细胞,这些发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细胞家谱”的认知。

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大放异彩的干细胞研究中,科学家们多“遵循”细胞的“成长”路径从多能干细胞中分化得到该细胞的“前身”细胞,用于再生医学与疾病相关的研究。景乃禾研究团队这一或将改写细胞“族谱”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完善肝脏、胰腺、脊髓等器官中细胞的分化体系,为未来分化得到这些器官中干细胞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这些新发现的细胞分化路径甚至可能比基于“传统细胞家谱”的路径更加高效快捷。多位学者评价,该成果是对经典发育生物学层级谱系理论的重大修正和补充,将极大推动早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再生医学相关领域的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9-30 00:5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