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2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口子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4: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佩鑫陈晓明校友伉俪乘地铁去复旦,然后,向母校复旦捐赠了一个亿!这则故事这几天在复旦传为佳话。
两口子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 - 万达广场社区 - 64380cd7912397ddd6e08608b61168b2d1a287be.jpg
事情发生在2日上午。“复旦大学陈晓明何佩鑫校友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光华楼西主楼30楼思源厅举行,1973级化学系何佩鑫陈晓明校友伉俪捐赠1亿元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现场,何佩鑫老人作为捐赠人代表,追忆自己与爱人陈晓明在复旦度过的青春岁月,并讲述夫妻二人回馈母校,捐资助学的初心。

作为一名曾经下乡插队的知青,何佩鑫说,自己在复旦度过的日子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乃至留校任教、出国进修等长达十余年的岁月中,他得到了母校一贯的支持和帮助。
两口子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 - 万达广场社区 - b21bb051f819861818b4ccd3a47ef4768ad4e60b.jpg
“没有这段经历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发展,所以希望能给复旦做点事情。”何佩鑫深情地说。他希望,任何一位优秀学子不会因贫困而失去机会。

“校友捐赠的,不仅是资金和资源,也是期待和希望。”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代表学校向何佩鑫、陈晓明校友夫妇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他们的奋斗故事是复旦人追求卓越、团结荣校、关心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祖国改革开放大变革时代的缩影。”

实际上,30多年来,两位校友始终关注参与母校的建设发展,始终感恩学校和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培养,从未离开过复旦人大家庭。

这对校友伉俪1973年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1977年2月本科毕业于稀有元素化学专业。毕业后,他们跟随化学系邓家祺教授继续攻读研究生,1979年2月毕业留校任教。
两口子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 - 万达广场社区 - 574e9258d109b3de4568d572232cb684810a4c6a.jpg
1980年何佩鑫作为复旦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进修,1982年回国,在复旦工作一年后再赴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就读并获博士学位。1985年5月何佩鑫博士毕业后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和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陈晓明亦到美国进修。

夫妻二人于1997年初回复旦工作。2000年夫妻二人再次赴美工作生活至今。1994年两位校友在美国孟菲斯市创办了CH仪器公司,主要从事电化学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两口子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 - 万达广场社区 - e850352ac65c1038cd96006d5c824916b27e89cb.jpg
何佩鑫、陈晓明校友从自身经历出发,始终相信教育是改变命运、促进公平的重要因素。事业有成后,他们捐资助学,不遗余力,对母校复旦大学,他们始终深怀感恩之心。

这次的捐款并非他们首次。他们曾于2011年捐赠100万美元支持复旦书院建设,以校友之情照亮后辈学子求学之路。

就是如此慷慨的捐赠,谁又能想到,二老是乘着地铁去的复旦,又是坐着经济舱返回的美国?

“真的是很低调和朴实的人,超感人的!”在复旦一些见证过这一幕的工作人员看来,二老实在太让人钦佩。而在复旦大学官微披露这个暖心捐赠后,留言区也瞬间爆棚,大家无不被这样无疆的大爱所感染。
两口子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 - 万达广场社区 - 8d5494eef01f3a29405b817f77b666345d607c0d.jpg
根据捐赠的签约,两位老人的爱心善举,将帮助复旦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忧追梦,为学校培养一流人才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复旦大学表示,将切实用好这笔基金,尊重校友意愿,从学生基本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好分类分级的资助项目,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监督和反馈机制,不负校友的厚爱和信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14 09: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