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2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民俗]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7 11: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1177cd5caac8476fbc87ed9692a29fab.png
正月十四,是元宵节的前一天,民间习俗多多,那么你了解正月十四习俗有哪些吗?正月十四习俗有拜临水娘娘、吃麦流、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094093bb5ec348979a6b2077e4c0f9da.jpeg
1、拜临水娘娘

汉族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

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汉族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

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047eac61947c423fb1542465b02fb56c.jpeg
2、吃麦流

农历正月十四夜,每逢此日晚餐,宁海城乡家家户户都要吃麦流。麦流即是将菜叶、香干丝、虾皮、番薯粉面丝放一道烧熟,然后把麦粉放下搅拌,成为薄薄的糊状,就叫“麦流”。为什么宁海正月十四夜要吃麦流呢?据说这与戚继光抗倭寇有关。

3、喝亮眼汤

中国有正月十四喝亮眼汤的习俗。汉族民间有个说法,这十四夜亮眼汤一喝,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大家得开始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那么,这传说中的“亮眼汤”到底是咋样的亮眼汤不少人会做,但这亮眼汤到底藏着怎样的历史呢?

一般来说,春节到正月十五是最后的高潮,不过在宋朝,从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七为止,这个阶段都叫元宵节,正月十四夜也是在元宵节里的,那天就要喝亮眼汤。

“除此之外,正月十四夜,平常人家还会在自家的各个角落里撒上乌梓,因为据汉族民间传说,角落里倒一些乌梓,可让老鼠眼睛瞎掉,猫的眼睛更亮,把老鼠都吃完,这样就可以保护粮食不让老鼠吃掉。

”乌梓其实是山上的一种野果,由于乌梓用新昌话讲就像“眼珠子”,意思就像多双眼睛盯着自家的粮仓不被老鼠侵害。

说来说去,这十四夜是跟“亮眼”的确有蛮大关系的,喝上一碗亮眼汤,然后用雪亮的眼睛去欣赏元宵灯会,以美好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ba5885e2c96c4052b6c71fa1fee42280.jpeg
4、吃“糊辣羹”

象山正月十四闹元宵,有吃“糊辣羹”这一习俗。当天,小孩们自带碗筷,串街走巷,挨门挨户吃糊辣羹,说一声:“吃发财羹啦!”主人不分熟人或陌生人,每人一瓢。“糊辣羹”是用牡砺、虾仁、鱼肉、蛏肉等为主料,加上切成粒的精肉、芋艿、萝卜、蛋、香肠、菜丝等做成熟食后混合在炒烩最后加水勾芡而成。据说小孩串的门越多,吃的越多,越会聪明。讨糊辣的人越多,主人越会发财。

5、试花灯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汉族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活动,成为“试灯” 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准备贩卖,成为“灯市”。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9c7112cf8e014535ae3cb35d6ed4fb3d.jpeg
6、食糟羹

元宵节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上元节”。

我国各地的上元节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d6bb4a4eacc34a02b6a91d1eed2236ac.jpeg
5、伏羲诞辰日

甘肃天水一带,称伏羲为人宗爷,以正月十四日为人宗爷诞辰日,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

院内古柏树上,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子时一到,开始读祭文,回顾祖宗的功德,述说现在的美好生活。之后进行朝拜,给人宗爷唱戏,耍社火,祈愿保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祭祀后,供品要分给朝拜者,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460e6cea57684113a4350fb9617c9f21.jpeg
8、守财神

从正月十四这天下午起,从刚刚学步的娃娃到十二三岁的儿童,手里都捏着一根线,拉着毛兔灯,牵着大人的手,满街地跑,蜡烛点在兔肚子上,把白兔照得通体透亮。

此时家家户户的每一间屋子里都点起蜡烛,俗称“间间迎”,以此表示迎接财神。同时,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点“长夜灯”,从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早上。
正月十四 试花灯、守财神 12个习俗 - 万达广场社区 - 188eccd13bd24477b95442b1f2186ae6.jpeg
9、偷青

客家人自古有正月十四“偷青”的习俗,叫做“偷青节”,正月十四这天夜里,青年男女三五结伴,乘夜幕掩护到别家菜地里“偷青”。葱、蒜、萝卜、麦菜、生菜都是他们的目标,“偷菜”预示着把一年的好运气都“偷”回了家。如果不小心被主人发现了,挨了一顿骂,更是一种好运气。

10、走大桥

正月十四走十桥,是舟山海岛相沿至今的习俗。传说这天走遍、拜遍十座桥后,能渡过厄运,丢掉百病,出入平安。

正月十四的12个习俗

11、卜紫姑

卜紫姑,又称邀紫姑或邀厕姑,在浙江定海县,正月十四日夜里,妇女在家邀厕姑,来占卜丰歉吉凶及杂事。具体做法是:“以箸一插溲箕前,围绉帕于箕缘,二童舁之至厕,口中祝告,稍候而返。案上设香烛、果饵,布米于上,二童左右各以指悬,掀之,随箕自动,动则曰姑至矣。卜竣,送神回。”

12、卜流花

卜流花也叫“卜流”、“爆孛娄”、“卜流年”等,该习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一带,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进行,即家人拿着糯谷或珍珠米(通常一人一颗),投到锅中爆成花,以花开大小占卜一年内的吉凶。

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0-10 06: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