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快报] 世界读书日访“书友”:我们都是读书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16: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宅在家里的日子里,你读了几本书?在书中寻觅到了哪些收获?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许多人已经忘了阅读的快乐。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在家读书成了许多人的“新爱好”。他们有的为了提升自己,有的只为静度时光,甚至有人发现了新的自我。
世界读书日访“书友”:我们都是读书人 - 万达广场社区 - 5366d0160924ab18ec9978311fb568cb7a890bfa.jpg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读《病菌、枪炮与钢铁》,理解社会变化;看科普,与孩子共同成长。在世界读书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京城几位“书友”,分享他们的读书故事。

读小说 “疫情主题”受青睐

《霍乱时期的爱情》、《鼠疫》……张阳的书架上多了几本与疫情沾边的小说。虽说都是年少时就听过的名字,真的读进去,却是另一番滋味。

“平时我都是看网络小说的,读这些经典读物,也有些猎奇的心理。”有网友打趣说,宅在家里最应该看《百年孤独》,张阳还真找到翻了翻,“看不下去,连人名都记不住。”

与张阳类似,赵泽旭最近也读了不少与疫情相关的书籍,《病菌、枪炮与钢铁》、《乌合之众》……这些书名在网上被反复提及,也给赵泽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原来没想过疾病、农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没有今年这样深刻的体会。”

除了自己享受阅读的快乐,娃妈梁彤彤与自己的孩子也享受了两个月的阅读时光。

“幼儿园开学还没信儿,书我买了几十本。”国内外绘本、识字故事书,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梁彤彤可谓煞费苦心,为了让孩子能理解疫情、病毒的概念,她还特意买了不少科普书籍。“很多知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算是跟孩子共同成长。”

啃教材 每天留出一小时

望着书桌前那一摞“专题讲座”,郑晓阳笑称自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十年有余的他,在这个春天翻起了《法律法规汇编》,为的是备战下半年举行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开始‘啃’教材,是这两个月才开始的,可以说是疫情让我下定决心。”郑晓阳今年35岁,在单位是名基层领导,春节前他曾动过“学点儿什么”的念头,但总下不了决心。然而疫情来临,单位放假的他,在家的时间一下变多了好几倍。“我刷了一个星期的电视剧,颈椎病都要犯了,转念一想,不如学习吧。”

平时工作挺忙,郑晓阳坦言充实自己的机会不多,能在家踏踏实实待一个月的时间更是少有,“如果白白浪费就不值了”。

虽然是读教材,但给他带来的乐趣也不少,例如“新晋网红”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其在网上爆火的视频,就来自于“法考”的讲座。别的网友看看热闹,郑晓阳却能看出门道,也让他颇为自得。“罗老师能这么火,说明不少人在准备法考,我的竞争对手不少啊。”

四月以来,郑晓阳的单位已经复工,留给他看书的时间又少了。不过每天晚上,他都会给自己留出一个小时的看书时间,为了考试,也为了留下良好的习惯。“说实话从大学毕业后,这个习惯已经丢了好多年,我希望这次可以捡起来。”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吴楠

编辑:tf10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9 22: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