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1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让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1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信息多样、开放、共享,而一味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计算方法简单,定向推送粗暴,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好”越“偏”。原本能够提供多样化精神食粮的手机App,却让人有一种“我才夹了一筷子,你就送我一桌子”的惊喜与尴尬,在不知不觉中受困于“信息茧房”。(10月20日《半月谈》)

据专家介绍,用户爱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饱,让人停留在舒适圈,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实则信息非常单一,无法拓展知识面,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信息茧房”。如此,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难丰富知识结构,尤其一些平台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娱乐化信息多,低俗内容多,未经核实内容多”的“三多”现象,更有可能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防范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一则,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很有必要。一方面应加强对技术的监管,如,完善现有防沉迷系统功能,找到监管盲区,堵住技术漏洞;另一方面应强化对内容的监管审核,网信部门当对App的算法推送进行更加精细化监管审核,如规定具体类别信息的推送占比等,以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及推送内容。

二则,互联网企业当强化守法自觉性。媒体调查显示,一些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管理问题,固然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技术所致,但根源是业务导向遵从流量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对此,企业当少些不良逐利思维,须自觉守法行事,更应担负起社会道义,对不良内容加强甄别和监测,并形成有效自查机制。

三则,应在提升青少年互联网媒介素养上施力。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渗透性和嵌入性非常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也唯有青少年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拥有辨别良莠不齐信息的能力,他们才能少受到网络伤害。

另外,家长也须尽到相关责任。明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相关责任进行了明确。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孩子使用防沉迷系统,帮孩子提高甄别、屏蔽不良内容的能力,这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杨玉龙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9-28 06: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