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48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民俗]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21: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薄薄的一层雾纱,轻笼在静逸的山间,浸染思绪的落叶,给大地换上了新装,时光再一次见证了季节的交替。朔风起,万物藏,11月7日7时14分,我们在甜美梦乡中迎来了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此时节,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草木凋零,叶半青黄。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41a4966567d34e5db42b35e9920e6971.jpg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3bf33a87e950352afbf7077d2c6e77f5b3118be1.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立冬知识

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225度时,“立冬”节气开始。天文专家表示,对“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冬天气

进入“立冬”节气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日趋明显。因此,这个时节,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心血管等疾病发生。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滋阴潜阳、填精补髓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鲫鱼、乌鸡、莲子等,同时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维生素,也可以提高抵抗力。

立冬三侯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0df431adcbef7609b14eddf953f02fcb7dd99ec0.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新华网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习俗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5366d0160924ab18d1e442c842d76aca7a890b17.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民间以丰富多彩的习俗盛情迎接“立冬”。

●祭祖饮宴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年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吃饺子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d439b6003af33a876d94e6ebbc719c3f5243b57f.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对于“吃货”来说,冬天是“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的季节。

●吃甘蔗

“立冬食蔗齿不痛”,咬下一口脆脆的甘蔗,清甜的汁水包裹整个口腔。在潮汕地区,当地人认为此时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能滋补。

●补冬

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立冬养生

立冬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

●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08f790529822720eb1eca8390ce68641f31fab8c.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之间。

●进“点”补 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

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faedab64034f78f0a46e35b0041c8652b2191cc4.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护“点”脚 寒从脚底生

“寒从脚底生”。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通“点”风 多开窗通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立冬诗词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 万达广场社区 - 6159252dd42a283494b7afcf209845ed14cebf92.jpg
资料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宋·陆文圭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一转眼

又是一年“立冬”时

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在这个万物收藏的季节

蓄积能量,牢牢扎根

只为下一次的绽放

(据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综合)

来源:长城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4-20 07: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