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部:高校科研要有真发现,解决真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1 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要推动高等学校科技工作转型发展,从数量积累转向质量提升。”12月3日,在介绍“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坦言,对标新时代的新需求,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任务的要求,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还需转学风,提质量。

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

转学风,就要进一步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回归科学研究的初心,脚踏实地、潜心学问,消除学术泡沫,自觉抵制急功近利。“我们希望真正做到基础研究要真有发现,技术创新要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要真有效果。”

在政策方面,则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今年高校科技工作的一号文和二号文,分别关注专利质量和破除“SCI至上”。提高专利质量,是要挤专利水分,促成果转化,提升专利转化率。破除“SCI至上”,是要打造新的创新文化和新的价值追求,倡导潜心学问、水到渠成的科研生态文化。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雷朝滋说,要强化红线意识,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高压态势,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要加强对科学道德、学术不端、科技伦理的理论研究,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

在提质量上,则要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公关。

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肩上责任重大。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雷朝滋指出,为推动基础研究,教育部着眼于建设科技强国的需要,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大力推进自由探索,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自由宽松、人才济济、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特别是发挥源源不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创新生力军的优势,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有组织科研,在一些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关键学科领域,有组织地进行布局。

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

2018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在“双一流”学科里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研中心,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短板,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建成高校基础研究领域的大团队、大平台,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战略力量,目前已经布局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包括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

此外,高校自身也在积极推进前沿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提升前沿科技领域实验室的研究层次和规模。

“基础研究走到今天,没有手段和条件上的突破,原始创新是非常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在研究手段、研究条件上下功夫,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雷朝滋说,高校牵头建设的1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全部开工建设。此外,教育部还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创新能力建设,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数学中心、前沿物理中心和生命科学中心,打造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积极推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提升高校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一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和科技资源平台。

“我们希望高等学校今后要求科研人员,不要什么好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干就干什么,什么容易出成果就做什么。那样做数字好看,但实际支撑不足。”雷朝滋说,他们希望通过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的实体化建设,通过科研人员的潜心学问、扎实工作,真正提升创新质量效果。(张盖伦)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5-11-3 18: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