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网-万达广场社区-全球最劲爆的达人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入住
查看: 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需要中国,甚于中国需要我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13: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11月23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大学领导警告,我们需要中国甚于中国需要我们 学者们指出,与中国开展研究合作的益处远远大于挑战,如果澳大利亚让外国势力的干涉蒙蔽了视线,错过机会,将成为主要的失败者。
“我们需要中国,甚于中国需要我们” - 万达广场社区 - 622762d0f703918f3a1909674bc45f9e5beec451.jpeg
澳大利亚悉尼 资料图 新华社供图

日前在“澳中高等教育关系的未来”论坛上,学者们指出,外国势力影响、与疫情相关的封锁措施以及“双边政府关系破裂”已阻碍(澳中)科学合作。而以往的合作使中国在出版科学刊物方面成为澳大利亚的一流伙伴。

昆士兰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斯科特·谢波德表示:“可以这么说,我们需要中国甚于中国需要我们。”“澳中之间有些敏感研究领域。中国有,我们也有。但处理这个问题的合理、适度的方式就是好好进行管理。”

“我们需要警惕地缘政治紧张和外国势力干涉的寒蝉效应”,墨尔本大学副校长迈克尔·韦斯利说,气候变化、大疫病、资源短缺等挑战,已超出任何一个国家(单独)的研究能力。悉尼大学与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绘制新冠病毒基因图谱,就是“澳中研究合作造福人类的典型例子”。

澳八校联盟首席执行官维基·汤姆森,则举了昆士兰大学免疫学家与中国同行合作研制疫苗的例子,该疫苗使导致宫颈癌的病毒传播降低约90%。当中国依然是澳大利亚的最佳合作伙伴时,产出了比与美英合作更多的科学成果。澳大利亚承担不起失去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研究伙伴。中国将GDP的6%投入研发,其中基础研究约占8%,这让西方相形见绌。

中国已成为(全球)“科学外交”领域“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有400多名中国科学家在与科技相关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中任职,其中很多人任主席或副主席。谢波德说:“若再考虑到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机构中的影响以及中国科学院的深度和广度,这就是你应该接触中国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作者约翰·罗斯,陈康译

(原标题:澳大利亚大学领导警告:我们需要中国,甚于中国需要我们)

来源:环球时报

流程编辑:TF010

来源:京报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万达广场社区无关。其原创性或转载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发现有任何问题或侵权行为请联系:http://www.wandaclub.cc/ 处理,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或相关主体致最深歉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住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触屏版|万达广场社区_达人网 ( 京ICP备120020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31号 )

GMT+8, 2024-6-2 12: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